張金寶(左一)與課題組成員交流。 學校供圖(資料圖片)
2023年,出于專業契合與鍛煉新教師的考量,廈門大學材料學院讓青年教師張金寶參與講授“物理化學”課。
課本里有大量復雜的公式和理論,“如果只講概念與公式推導,大部分學生不愿意聽,聽完了也不懂”。于是,張金寶從“北方的新能源車普及率為什么沒有南方高”等生活現象講起,將學生從抽象公式中“解救”出來,提高他們的自主思考意識。
張金寶常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有新的研究生進入課題組時,他都會花很多時間給學生介紹研究課題,幫助他們快速適應科研節奏。
太陽能電池實驗中有一項默認流程——剛蒸鍍完畢的電池性能低,要先放在干燥柜里靜置一天,性能才會提升。但為什么會出現性能差異,沒有人在意。張金寶建議學生以此為題做研究,去關注實驗中一些被忽視的細節。他希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為“實驗中的意外現象,往往是創新的源頭”。
長期的教學打磨,讓張金寶獲得了代表學校站上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講臺的機會。國賽的經歷雕琢了他的教學能力。在他看來,“教學是相互的,既要看到學生的成長,也要讓學生看到老師的進步”。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4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