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工商學院金融學院依托膠東地區豐富的紅色資源,以“思政鑄魂”為精神引領,以“AI賦能”為技術手段,以“實踐聚力”為育人支撐,系統構建起融合“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行合一”、“三四五”多元協同的新時代財經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出一條具有山商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
“思政鑄魂”:探索“三維融入”思政育人路徑
學院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新時代財經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探索出“課程體系知識融合—實踐教學情境嵌入—校園文化耳濡目染”的“三維融入”思政育人路徑。在課程維度,學院推動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同向同行,以“黃金密運”歷史事件為教學情境,打造涵蓋紅色基因、專業素養、家國情懷的育人鏈條。在實踐維度,學院構建“實景浸潤—行走課堂—活態傳承”的嵌入場域,組織師生重走“黃金密運”之路,開展考察“北海銀行”遺跡等研學活動,通過“行走的課堂”引導師生整理紅色財經史料,在真實情境中理解財政金融制度。在文化維度,學院以“一社一隊一劇”為載體打造紅色文化浸潤鏈條,創辦“紅色金融研習社”,打造“金心永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編排原創校園紅色話劇《錯位時空——重回雁鳴渡》,于行動中體悟紅色力量的社會價值,形成校園文化育人的深層感召。
“AI賦能”:“四鏈協同”驅動數智資源深度融合
學院以“AI技術+教育資源”為突破口,構建“數據鏈—教學鏈—互動鏈—評價鏈”協同的財經教育生態。在數據鏈上,學院運用圖像、語音等識別技術整理“黃金密運”檔案、口述史錄音、紅色遺址影像等資料,搭建紅色資源池;錄制“中國紅色金融”系列視頻,實現紅色資源的結構化加工與沉浸化呈現。在教學鏈上,學院開發“知識圖譜+智能教材+案例庫”一體的數字課堂生態,形成可視化的知識網絡體系,生成融合歷史情境與現實熱點的教學案例庫,輔助教師設計研討議題,打造“教師引領+AI互動”的雙引擎教學新模式。在互動鏈上,學院組建跨區域虛擬教研室,實現線上線下資源、“慕課西部行計劃”跨地域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在評價鏈上,學院依托智慧知識圖譜與行為數據分析,形成覆蓋課程學習、社會實踐、思想素養等維度的全過程診斷圖譜,精準識別學生的薄弱環節及共性短板,實現新時代財經人才培養效果的動態優化。
“實踐聚力”:“五域聯動”構建產研用拓培養閉環
學院通過“黨建+競賽+產業學院+實習基地+用人單位”五域聯動,構建“產—學—研—用—拓”閉環式的育人體系。在黨建引領方面,學院以黨建工作為紐帶,組織教師將紅色財經元素嵌入專業教學、項目競賽、人才引育等全過程,創新“黨建+課程”“黨建+實踐”“黨建+競賽”多元融合模式。在競賽驅動方面,學院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賽事為牽引,圍繞紅色金融史等發布創新命題,建設紅色財經創新創業項目池。在產業學院方面,學院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將企業真實案例轉化為教學項目,推行校企雙場景教學,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的精準對接。在實習基地方面,學院在紅色金融場館、財稅部門等基地設置分層任務,通過紅色金融場館講解、檔案整理,逐步參與政府部門與企業的財稅崗位輪崗、跨部門項目攻堅等。在用人單位方面,學院聯合兄弟院校與金融機構、財稅部門共商人才能力標準,反向重構課程體系與實訓項目,形成“需求采集—調適方案—效果驗證”的動態閉環育人機制。
成果顯著:項目引領彰特色,多維成效促發展
目前,學院的新時代財經人才培養成果顯著,已形成多項標志性成果。先后獲得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微視頻《生死密運》獲全國第五屆平安中國“最佳微視頻”獎,相關事跡被10余家權威媒體報道。學生先后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家銅獎、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國家銀獎、“尖烽時刻”全國商業模擬大賽特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創新創業競賽一等獎等省部級及以上獎項近300項;近年來,學院就業率穩居全校前列,多名畢業生進入財稅部門、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就業,赴西部基層、部隊崗位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的人數逐年遞增,在基層財稅治理、普惠金融、綠色信貸改革等方面展現了新時代財經人才應有的擔當和作為。
(宋英杰 殷金朋)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20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