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吃了什么、排便是否正常、集體生活中有哪些閃光點……每到離園時分,方寧都會和前來接送的家長們聊聊孩子的在園情況。看到對方滿意的笑容,方寧對新崗位有了更多信心。
方寧長期在杭州市西湖區誠園幼兒園從事3—6歲幼兒教育,本學期轉崗為托育教師。據統計,西湖區每所幼兒園都開設了托班,適齡兒童入托率達41.3%。托育服務快速發展,促使大量教師轉崗。但作為“新手”,教師的理念、能力和經驗均存在不足。
“一定要有專業的人,扁平化地為一線托育教師提供專業支持。”西湖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汪培新說。為此,西湖區設置了省內首位托育專職教研員姜程璐。每周,她都到一所擁有40多年托育經驗的幼兒園里,沉浸式感受一線實操,形成跟崗筆記,同步分享給區內托育教師。姜程璐拿出筆記本,記者看到,里面的內容都是“可落地的細節”。
在姜程璐的組織下,全區200多位托育教師每月開展一次陪伴式教研,并創設聯合教研機制,一個團隊重點破解一個難題,成果全區共享。
“專設教研員給托育教師打下了專業底子,但到了實操階段,教師們還是不斷遭遇現實的煩惱。”西湖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任沈穎潔說,中心專設《西湖區幼兒園托班教師照護指導月歷》,結合2—3歲孩子的特點,把下個月該做的事、要注意的點都梳理好,提前一個月送到每位托育教師手里。
最近,教師們就收到了10月的指導月歷。“情感支持”板塊特別提醒:國慶、中秋假期一結束,寶貝們回幼兒園可能會鬧情緒,建議教師在假期前跟家長溝通,讓家長別慌神,假期后也要多關注孩子情緒,提供更多情感支持和陪伴。
有了這本“口袋工具書”,遇到問題翻一翻,就能快速找到辦法。更貼心的是,月歷還留了活頁,教師可以隨時記錄。“這就是活生生的教研素材啊。”聞裕順幼兒園教師王蓮萍在本子上寫滿了筆記,不少年輕教師向她借閱。
在不斷的專業研修和實踐打磨的基礎上,去年西湖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向每所幼兒園招募了一名托育骨干教師,成立“托育教育一體化研究共同體”。共同體圍繞“觀察與回應性互動”“提供早期學習機會”“建立合作共育關系”3個方面,收錄和凝練了120多個經典案例,專設《托育教師勝任力提升操作指引》。
書中結合托育一日生活的典型場景,先呈現常見的失敗做法,再提供正向的成功做法,讓教師一目了然。考慮到多元可能性,每本書后面還有一個增補包,如“建立合作共育關系”就增加了托育管理人員和社區打交道的內容。
“目前國內許多托育書籍都是翻譯國外的,少有出自本土化的實踐研究,西湖區這套操作指引具有示范和引領功能。”浙江師范大學嬰幼兒保健研究中心主任王磊說。
從專職教研員的精準引領,到照護指導月歷的貼心支撐,再到勝任力提升操作指引的實踐賦能,西湖區“三個專設”行動層層遞進、落地有聲。汪培新表示,該區將深耕“一刻鐘就近入托、每一刻溫暖陪伴”的托育服務品牌,不斷提升照護質量。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1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