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具體實施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充分發揮實踐主體、客體、中介在實踐過程中各自不同而獨特的作用,聚焦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的形成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學習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一重要論述啟示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的認識,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服務國家戰略,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配,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
培養學生在數智時代必備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當今時代,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世界各國都在積極謀劃、尋求突破。我國要在人工智能領域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數智時代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以人機協同為主要特征,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呈現為以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應用為重要推動力的全要素智能化形態。人工智能素養將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數智化時代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智能社會的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應具備理解人工智能技術原理、參與人機協同創新、評估人工智能應用的影響,并在技術向善倫理約束下負責任地使用技術的綜合能力,包括數據意識、協同計算思維、數智化學習和創新、智慧社會責任等。這樣的人工智能素養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在智能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也能夠使學生在技術革命浪潮中掌控航向,進入社會后參與甚至引領智能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數智新時代。
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通識教育,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人才。我們要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論述,以人工智能素養培養為具體目標,全學段規劃人工智能教育,從課程理念和課程性質、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內容框架和內容標準、學業要求和學業質量標準、教學和考試評價、材料編寫和資源建設、課程實施和條件保障等方面詳細設計人工智能課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指導開展人工智能教育
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實踐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使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獲得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為,實踐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模擬人類智能行為,努力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學習和解決問題。人是在實踐中增加認識、改造世界的,人工智能也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中不斷“進化”的。在人工智能教育中,要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指導,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既要將實踐作為人工智能教育的出發點,從實際出發,面向現實世界,找到現實世界需要解決的問題;又要將實踐作為人工智能教育的落腳點,最終用人工智能來解決現實問題,改造世界;還要將實踐作為人工智能教育的方法論,將實踐貫穿于人工智能教育始終,用實踐的方法使人工智能教育得以發展。
實踐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實踐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體、客體和中介,這三項基本要素的相互關系構成實踐的基本結構。要準確把握基本要素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應用好教學和學習的中介系統,充分發揮現代化工具在助教、助學上的獨特作用,以實現人工智能教育目標。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借助一定的中介,開展教學活動,重點圍繞提高學生人工智能素養,將主體客體化,實際地改變學生的存在狀態。同時,學生也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主動開展學習活動,重點圍繞自身人工智能素養的提升,實現客體主體化,實際地改變自身的存在狀態。
在人工智能教育實踐中,從宏觀層面看,要對大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進行一體化設計,并整體推進實施,在具體實施中進行持續調整、更新、迭代等,全面實現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從微觀層面看,學生要確定現實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研究制定解決這些問題的實施方案,借助中介系統,自主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并將實踐過程的時序進度、目標達成情況等與實施方案進行核對,根據需要對解決方法、目標定位等進行調整,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規劃設計基于實踐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型
立足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以問題解決為導向,規劃設計基于實踐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型,培養學生人工智能素養。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具體實施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充分發揮實踐主體、客體、中介在實踐過程中各自不同的作用,聚焦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的形成。要因地制宜把握實踐的過程,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探索科學有效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型。
根據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學實踐具體要求,可將實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即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的確立、主體借助中介作用于客體、現實實踐的反饋和調節等,細化為確定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探索、優化迭代等四個具體的實踐教學流程,通過實踐的方法,培養學生人工智能素養,以適應未來社會快速變化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在人工智能實踐教學的確定問題方面,首先,要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對問題情境的可行性、適宜性等進行詳細分析,確保問題情境既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匹配,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其次,結合對所需解決現實問題的分析,確定學習目標、問題解決的策略,明確實踐結果及其樣態、呈現方式等。再次,根據問題解決的需要,分析原有知識儲備。如有需要,還要進行新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新知識。
在人工智能實踐教學的設計方案方面,對問題情境進行系統分析后,要根據其特點和要求,選擇合適的人工智能工具、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設計相應的數據處理和訓練流程,制定適當的解決方案,包括研究制定學習實踐各個環節的安排,如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法、學習小組的組建、學生自主的探索、教師的引導輔助、實踐結果的檢驗等。這樣的設計,是為實現人工智能實踐教學目的而進行的預演過程。
在人工智能實踐教學的實施探索方面,要按照設計的方案逐步進行實際操作,一方面,要指導學生根據原始設計方案,按照一定的時間節點完成相關任務;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提出新的問題,加深對科學原理的理解,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解決有關現象和問題。
在人工智能實踐教學的優化迭代方面,要根據實施探究的具體情況,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根據實施驗證的結果,對原有實踐目的、實踐方案、實踐手段等進行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從而調整實踐活動的運行;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結束后,形成修訂完善后的問題解決方案,并應用遷移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同類問題,開展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問題解決方案,實現新的迭代。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30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