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今年秋季學期,“破壁者的越洋歸航”上海交通大學2025級新生參觀活動在錢學森圖書館舉行,錢學森的錚錚誓言在展廳里響起,現場學生深受鼓舞。
錢學森圖書館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于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100周年誕辰之際對外開放。
圖書館內基本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收藏保存著6.2萬余件/套錢學森珍貴文獻、手稿、照片等實物。
走進錢學森圖書館,仿佛翻開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愛國科學家的拳拳之心深深感染著每一個人。
對于上海交大人而言,參觀錢學森圖書館、學習錢學森精神,已成了一門特殊的必修課。
今年是錢學森歸國70周年,錢學森圖書館推出2025級新生參觀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在沉浸式體驗中回顧錢學森學長“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的經歷,理解“選擇交大,就是選擇責任”的使命與擔當。
“這張船票,讓我深深體會到錢學森當年回國的艱辛。”上海交大2005級錢學森班學生張峻銅在體驗活動中抽中了“錢學森”的角色,真切體驗到錢學森當年歸國面臨的壓力和風險。他告訴記者,參觀活動能讓同學們沉浸式“經歷”錢學森的人生歷程,感悟到錢學森的愛國精神。
“通過參觀活動,希望新生在入學之初,就能樹立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更加深刻地理解愛國榮校的校訓。”錢學森圖書館社教宣傳部教育專員車蘭介紹,近年來,該館開展了一系列大思政課實踐活動,如“重走學森路”、“錢館人說”專家導覽、“學長說”歷史沉浸式體驗、“交大人說”微宣講、“文物有話說”等,將文物藏品、研究成果和空間展陳轉化為育人實踐。
“當我親眼看到《工程控制論》原稿時,那種震撼無以言表。”作為學校“紅印”校史宣講團的成員,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學生趙浩棟說,這種精神像一束光,照亮了更多年輕人的人生之路。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31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