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是第45個世界糧食日。近日,江西省宜春市實驗小學一年級以“愛糧惜糧,從我做起”為主題,開展了系列實踐活動。活動以生動鮮活的形式引導學生認知糧食價值,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融入成長日常,為孩子們的品德養成注入溫暖底色。

主題班會
在各班的主題班會上,教師借助精心制作的課件與趣味視頻,生動講述“一粒米的奇妙旅行”,為一年級學生揭開糧食的“成長密碼”。從種子沖破土壤、秧苗茁壯成長,到農民田間收割、糧食加工成餐,通過畫面和講解直觀呈現一粒米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歷程,讓學生深刻體會農民勞作的艱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他們心中悄然扎根。
課后實踐環節里,學生踴躍參與愛糧手抄報制作與糧食手工創作,用創意傳遞惜糧理念。綠豆、黑米等谷物在孩子們手中變成寓意豐收的花朵;手抄報上,《憫農》古詩配畫與“光盤行動”標語相得益彰;還有學生以谷物拼貼中國地圖,附上“五谷豐登 國泰民安”的題字。一件件作品承載著學生對糧食的珍視,成為愛糧惜糧理念的生動表達。
活動更注重從校園延伸至家庭,家校聯動構建節約氛圍。午餐時間,一年級學生主動踐行“光盤行動”,餐盤里的飯菜被吃得干干凈凈,還互相提醒“不剩飯、不挑食”,形成自覺節約的校園新風。學校同步發起家庭“光盤打卡”活動,學生餐后拍下“光盤”照片分享至班級群,不僅堅持節約糧食,更主動擔當家里的“節約小監督員”,帶動父母、祖輩共同參與,讓惜糧習慣走進家庭生活。
此次系列活動通過聽故事、做手工、踐行動的閉環設計,讓宜春市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對糧食價值的認知,在常態化實踐中養成節約習慣。愛糧惜糧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扎根、發芽,為他們成長為懂得感恩、踐行美德的新時代好少年奠定堅實基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