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小偉)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首都體育學院協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近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的近270名2018年度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中小學校長參加了本次培訓。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以“校園足球的發展格局及未來規劃”為主題,圍繞校園足球的價值體系、動力系統和基本內涵等問題在培訓班上作了專題講座。他說,校園足球的改革發展,絕不僅僅是一個運動項目的普及推廣,推進校園足球,是要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整體推進學校體育改革,進而推進教育改革,校園足球的發展要成為教育改革的推動力量。同時,中國足球的改革,不能獨立于教育而單兵突進,推進校園足球,是以校園足球為起點,奠定足球改革的基礎,校園足球的發展要成為中國足球改革的推動力量。因此,大力推進校園足球,最終目的是期望校園足球的發展能夠成為中國教育和體育事業改革的重要推動力。
由教育部主導的校園足球,經過四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王登峰介紹說,2015年以來,校園足球增強體質健康、教會運動技能、培育健全人格、奠定人才基礎“四位一體”目標體系得到廣泛認同,形成社會共識。截止2018年底,教育部在全國建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4萬余所、試點縣(區、市)135個、綜合改革試驗區38個、“滿天星”訓練營47期;師資、場地、經費等保障條件明顯改善,全國中小學新增4萬片(塊)運動場地。
通過短短四年努力,校園足球各項工作推進順利,實現跨越式發展。隨著改革深化,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以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為核心的整體推進模式逐步構建完成。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即普及體系、教學體系、訓練競賽體系、融合創新體系、科研體系、樣板體系、引導宣傳體系和榮譽激勵體系。可以預期,八大體系的不斷充實與完善,不僅校園足球能夠實現可持續蓬勃發展,更重要的是,校園足球的成功經驗,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借鑒“復制”到籃球、排球、冰雪運動等其他項目,成為全面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驅動力,有效扭轉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文弱之風”。
推進校園足球,高質量的師資是關鍵。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項目的總負責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教育部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實施全國青少年校園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計劃。2019年的校園足球師資培訓,共計約培訓8000名學員。隨著培訓工作的持續推進,學員對培訓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由初始的理念提升、政策解讀向關注實踐、解決實際問題轉變。四年來,校園足球的培訓模式,已由初始時期普及粗放的“大水漫灌”逐步轉向成熟時期專業精細的“精準滴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