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5月15日訊(記者 柴葳 余闖)5月15日,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大學教授巴依汗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維護亞洲文明多樣性”分論壇,就“開放包容與交流互鑒”議題作了交流發言。
“當我們向年輕人說起絲綢之路時,年輕人沒有概念,我們告訴他們,絲綢之路就是古代的互聯網,當時我們就是借助絲綢之路來實現信息傳輸的。”在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互動式文化地圖冊》項目過程中,巴依汗發現,古絲綢之路的信息傳播方式是雙向互通的,而不是單向傳輸。
他發現,很多國家的年輕人都知道披薩,但對當地的特色美食反而知之甚少。在籌備該項目過程中,他們的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選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代表性美食。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選擇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主食、酒、乳制品、肉制品,從中找尋傳播路徑和文化特色。
“我們通過發現很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菜譜,來重新發現絲綢之路。”巴依汗說,我們要保護這種文化和歷史,并傳承給下一代,就需要重新發現絲綢之路的價值。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