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中醫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簽署合作協議并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人文交流對各行各業“走出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亮麗名片?!吨嗅t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對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雙方圍繞研究院建設和中醫藥領域中外人文交流進行了深入溝通。杜柯偉表示,合作共建“中醫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是落實中央關于中外人文交流、中醫藥海外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等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推動產學研合作和產教融合助力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嘗試,也是促進中醫藥海外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中醫藥橫跨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科技等多個人文交流的重要領域,作為我國獨特的醫療衛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和優秀的文化資源,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具有十分獨特的重要作用。
對于研究院的建設與發展,杜柯偉希望通過資源整合與傾斜支持、創新思維與機制、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和治理理念,把研究院辦好;通過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成果導向以及市場化運作,強化服務意識,把研究院用好;通過促進企業參與和設計組織好工作內容,實現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服務中醫藥海外發展的智庫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品牌。
天津中醫藥大學是以中醫藥對外教育為特色的中醫藥類全國重點大學,與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余所院校、醫院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張伯禮表示,研究院的設立將為中醫藥海外發展和校企合作搭建新平臺、創新合作模式。中醫藥走出去,要靠中醫藥科技發展和引領國際標準。與各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廣泛展開人文交流與合作,有助于引領中醫藥國際標準,推動中醫藥科技、藥物、服務走出去。
張伯禮說,學校將以研究院為平臺,建立學校與社會廣泛參與體制機制,加強人文交流理念傳播實踐,引導海外華僑華人校友、留學人員、學生志愿者等積極參與人文交流。在“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下,學校將始終堅持中醫藥“走出去”和“引進來”,充分發揮國家級教育培訓基地作用,深化中外醫學留學與中外合作辦學。通過加強與相關國家醫藥主管部門、學會、企業聯系,匯聚學校、協會、企業、海外校友、留學生等多方力量合力共為,充分發揮中醫藥教育引領作用,實現中外人文交流高層次目標,打造中醫藥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的新品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