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下有著不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加強高校師生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增強年輕一代的認同感,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在“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進行過程中,北京印刷學院結合自身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文化屬性,深入挖掘愛國主義新時期內涵,用鮮明的新聞出版傳媒行業特色將愛國主義“唱”出來,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歌唱;出版傳媒;特色;創新
為落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關于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的精神,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熱烈氛圍,培養師生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定弘揚者、實踐者、傳播者,北京印刷學院(以下簡稱學校)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我和我的祖國—奮進出版傳媒新時代 共筑偉大復興中國夢”主題,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內容以校訓“守正出新 篤志敏行”命名,劃分為“學起來·守正篇;講起來·出新篇;唱起來·篤志篇;做起來·敏行篇”四個篇章,積極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其中,通過“唱起來·篤志篇”,把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傳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將莘莘學子的愛國強音撒遍祖國大地。
“唱好”“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
“唱起來”·篤志篇作為“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歌聲將鮮明的愛國主義內容形式和強烈的情感色彩傳遞出來。習近平總書記講,“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高校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課。因此,唱好“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1.愛國主義教育的“歌聲”是歷史的
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對自己祖國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已滲入中華兒女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從古至今,愛國主義是范仲淹、陸游、文天祥、林則徐、岳飛等不同時期愛國人士的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是《義勇軍進行曲》激蕩著的革命情懷和情感共鳴;是《我的祖國》中“一條大河”對家國山河的熱愛。作為歷史發展的產物,愛國主義教育的“歌聲”寄托著中華兒女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
2.愛國主義教育的“歌聲”是時代的
愛國主義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歌曲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文化載體和藝術表現形式,與愛國主義教育相輔相成,緊密聯系。歌曲《國家》反映了人民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熱切期盼;廣為傳唱的《我和我的祖國》表達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衷心依戀和真誠歌頌。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將理性與情感相結合,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社會正能量,在歌聲中領會愛國主義精神,將優秀價值觀念深深地印刻在大學生的腦海中,促進其全面發展的同時,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強對國家的榮譽感,做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唱響”出版傳媒新時代的愛國強音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唱響新旋律。作為一所服務出版傳媒全產業鏈的高校,學校意識形態屬性鮮明、文化屬性強。學校師生在“唱起來”·篤志篇活動中,借助一首首愛國歌曲,從四個方面“唱響”新時期出版傳媒行業的愛國之聲。
1.唱“國家隊”的家國情懷
回顧學校六十年的辦學歷程,不僅是一所學校的發展歷史,更可以從多維度看到學校與國家同成長、與黨的新聞出版事業共發展的歷史聯系與脈絡。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傳媒高等教育發展歷程的踐行者和見證者,學校積極承擔出版傳媒領域“國家隊”的職責,艱苦奮斗、拼搏進取,始終站在行業技術和人才培養的最前沿,為我國印刷出版行業培養了一大批興業棟梁之才。
2.唱“出版傳媒人”的行業擔當
北印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根行業、服務國家,牢記“傳承弘揚中華印刷文明,創新發展紅色出版文化”的使命,為我國出版傳媒事業發展、首都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2008年北京奧運會《申奧報告》、2009年國慶典禮“寶島彩車”、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9·3”大閱兵“金耀藍”環衛車、APEC會議背景屏幕設計、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表演等成果,都凝聚了北印人的心血與智慧;學校主動助力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中國印刷業創新大會、中國設計節、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等重大活動,充分展現了一所首都行業高校的價值與擔當。
3.唱傳承創新的“北印精神”
從懷揣“建設中國人自己的印刷大學”開始,到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出版傳媒大學”的奮斗目標,北印人一直牢記毛澤東同志關于“要認真做好出版工作”的指示,鍥而不舍、奮力拼搏,為學校前途事業的發展奉獻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4.唱“莘莘學子”的青春與夢想
從學生們踏入學校校門的那一刻起,便注入了守正出新的人生態度和篤志敏行的實踐品格,一代代“北印人”的青春和夢想都被烙上了愛國、愛黨、愛校、愛行業的印記。辦學六十年來,學校共培養畢業生五萬余名,遍布印刷出版領域,聚焦出版傳媒發展前沿,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創新愛國主義主題教育的新“唱法”
1.突出使命,為愛國主義教育賦予新內涵
從古至今,愛國主義的內涵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生改變。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就是愛國和愛黨。高校作為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在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做到愛國與愛黨相統一,積極將愛國主義主題教育貫穿于立德樹人中,潛移默化中引導教育每個大學生主動將個人理想同祖國前途連在一起,把人生和國家命運連在一起,真正做到有內涵,負責任。
作為國內唯一一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人才培養的高校,北京印刷學院始終牢記國家使命與行業責任,堅持扎根行業、服務北京,堅持傳承弘揚中華印刷文明、創新發展紅色出版文化,不斷總結辦學經驗、明確辦學方向、培育辦學特色,形成了“守正出新 篤志敏行”的校訓。在“唱起來”·篤志篇的主題教育活動中,學校將校訓精神融入活動主題中,“唱起來”·篤志篇找準特點與重點,突出使命與擔當,將愛國與愛黨、愛校、愛行業緊密結合,既體現了北印人嚴謹治學、博學好問的優良學風,又唱出了學校積極擔當出版傳媒領域“國家隊”的遠大志向,為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帶來全新內涵。
2.知行合一,為愛國主義教育增添新形式
當代大學生以“95后”群體為主,他們思想開放,個體差異性突出,自我意識強烈,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會對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和行為產生沖擊。時空的延伸讓他們關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同時又嘗試遠離政治,難以進行更為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在“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依托于“學起來、講起來、做起來”的活動氛圍,圍繞校訓中“篤志”一詞展開“唱起來”活動,結合學校鮮明的新聞出版傳媒行業特色,結合師生當下的思想特點,充分發揮領唱人“教工合唱團”的作用,組織全校八千師生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祝福祖國唱起來歌詠比賽”“‘我們的時代’畢業歌會”“‘唱響出版文化強國最強音’快閃”等形式豐富多樣的歌唱活動,寓教于歌聲,將“篤志”一詞同愛國深刻結合,鼓勵大家立大志、立長志,歌唱我們的祖國,歌唱我們的時代,唱響北印人的壯志豪情,唱響新時代出版傳媒新樂章,實現出版文化強國夢。
3.突出實效,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影響力
學校在“唱起來”·篤志篇的教育活動中,充分遵循互聯網傳播規律和大學生思想教育規律,在舉辦各類歌唱活動的同時,結合辦學實際制作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師生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祝福祖國唱起來”專題片,廣泛傳播,擴大影響。同時,與“學起來·守正篇;講起來·出新篇;做起來·敏行篇”三個篇章的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借助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優勢,綜合運用多元化傳播方式,將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動化交叉使用,得到人民網、北京電視臺、學習強國平臺等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最大程度實現傳播精準性、實效性,在全校內外、社會各界形成了反響,最大程度凝練精神內核,凝聚師生共識,擴大、提升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影響力。(作者:張鈺 劉俊敏 杜明芳,單位:張鈺,北京印刷學院研究生院;劉俊敏,北京印刷學院工會;杜明芳,北京印刷學院教師工作部)
《北京教育》雜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