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張本寶 王洪振)8月10日,記者在河南鄲城縣城關鎮南關小學采訪時發現,學校圖書室干凈整潔、優雅舒適,但書架上擺放的圖書卻屈指可數,沒有想象中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的景象。
圖書去哪兒了?“來借書的可多了,有老師,有學生,還有學生家長呢。”這是南關小學圖書室管理員梁希勤的答案。
“每到暑假,‘神獸’們的教育管理問題就成了家長的煩心事兒。在家,擔心上網看電視難約束;外出,又擔心有安全隱患。”梁希勤介紹,學校把每周一定為開放日,免費向學生提供圖書借閱,還組織教師志愿者為學生解答暑期遇到的疑惑。
暑假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南關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浩雨來了兩次圖書室。“以前放假只有假期作業,上培訓班也就是上課換個地方而已,沒有放假的感覺。”她表示,平時最喜歡看作文集和小說,看作文集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對下個學期的學習也更有幫助。
圖書去哪兒了?“圖書在走訪教師的車籃、挎包里。”這是鄲城縣城關鎮中心學校校長朱全好的答案。
暑假以來,城關鎮中心學校動員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認親,開展走訪幫扶,為留守兒童送圖書、送愛心,彌補他們缺失的愛。“所以不管再遠,我們也一定要走到留守兒童學生家里,看看他們,幫幫他們。”朱全好說。
9歲的劉世博是個聰明可愛的男生,但膽小內向,班主任老師李艷華特意給他帶來了《我覺得我很棒》一書。“爸爸媽媽一年回來一兩次,只有他們給我打電話時才能聯系到。今年暑假,老師經常來家里看我,還為我帶來很多好看的書呢!”特殊的暑假,讓劉世博的心里裝滿快樂,也淡忘了沒有父母陪伴的遺憾和寂寞。
圖書去哪兒了?“圖書在新少年宮,在發展藍圖里。”這是鄲城縣教體局局長羅明黨的答案。
近年來,鄲城縣始終把學校少年宮建設作為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好載體,關愛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好陣地,高標準建設音樂室、繪畫室、舞蹈室、閱覽室、圖書室等場室,給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全縣少年宮普遍在課余時間開展音樂、體育、書法、繪畫、朗誦、讀書、寫作、科普等社團活動,周末及節假日也開放場地和設施,適時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廣大青少年在參與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鍛煉能力并健康成長。
“希望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師生沐浴書香的成長樂園。學校圖書室的充分使用,有利于培養廣大師生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助力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羅明黨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