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黨波濤 岳坤峰)“怎樣上好思政第一課?”“思政課程如何設計?”……近日,華中師范大學舉辦了3場線上“同課異構 協同共研”集體備課會,吸引了全國100多所院校的3000多名思政教師參與。
第一場“原理”課“導論”專題備課會,原計劃300人,參與人數400多人,后續的“概論”課“前言”專題和“基礎”課“緒論”專題集體備課會,每場達1200多人,出現“一位難求”的現象,很多教師無法進入,數百名老師只能通過觀看直播參與。
據了解,今年以來,華中師范大學共舉辦線上線下12期“同課異構 協同共研”思政課集體備課研討會。備課會參與人數、學校數屢創新高。從第一期來自8所學校的30余名教師參會,到第十二期來自10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教師參會。喀什大學、大理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大學等高校獲悉集體備課消息后,學校組織相關思政教師全員參與備課學習。
因為疫情原因,集體備課會采用線上方式進行。針對同一門課程、同一個專題開展了集“精彩教學展示、自由討論發言、專家現場點評、疑難問題共研”四位一體的深度備課模式。昨日,該校舉行了思政“基礎”“原理”“概論”三場集體備課會,受到參會教師喜愛和好評。
“怎么上好概論第一課?”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夏永林教授表示,思政教師沒有上好第一課,主要是缺少對課程的理解,缺乏感悟思考,缺乏宏觀大格局。他建議教師要用心設計好《第一節課》,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教學內容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
東北大學任鵬教授提出,教學內容要注重第一印象,要抓住教學主線、主題和重難點,并強調要了解學生、要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要讓教學滿足學生需要,進而不斷增強教學的新穎性、清晰性和理論性。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沈昊駒針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內涵及其辯證關系》主題進行了教學分享。集美大學的王玉玨教授表示,思政課要以理論為基礎,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的統一,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直面各種社會思潮。“要堅持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才是打開思政課的正確方式?!眮碜贼吣洗髮W的田明教師說。
“集體備課,很精彩、接地氣、有干貨”,“聽了專家們的分享和指導,我回去上課有底氣了?!薄靶鹊乃颊n教研活動組織,個人覺得可以以此備課會為標準才有實效??缧=M織分享,為的是提升全國思政課教學,這是大情懷啊!”一線思政教師與專家名師面對面,針對針對思政教學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了互動。很多思政教師紛紛表示,參加這樣的備課會收獲很多,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升了他們的教學能力。來自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的思政教師李飛表示,這樣的集體備課會,打破了校際藩籬,實現了資源共享,讓他們有了分享和學習的平臺。備課會臨近結束時,幾十位老師在評論區接龍留言:“希望每一章都能集體備課!”北京大學孫來斌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夏永林教授、同濟大學陳大文教授等在現場點評時說,這種集體備課會很務實,不同院校的思政教師同備一堂課,不僅強化了交流學習,而且還提升了教學能力。
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芳表示,學校舉辦的“同課異構 協同共研”集體備課會,堅持“高質量、同學習、齊提升”的原則,集百校之長,共研思政課程,打造思政教學共同體。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