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 通訊員 鞠晗 車慧卿)數學,是基礎研究的基礎,是原始科技創新的底層驅動。山東大學是國際公認的“非線性期望理論體系”原創基地,也是國際上金融數學的最大學術研究團隊。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數學學科獲評A+, 在ESI排名持續進入全球前1%。當前,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牢牢占據學科制高點,開啟一流學科建設新征程?
將黨建與“一流學科”建設這一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是山東大學數學學院的突破口之一。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曲明軍說,學院著力在黨建和業務工作“結合點”上下功夫,做到黨政同心、黨建引領,聚全院之力,占據學科發展制高點。以“大項目”穩固發展態勢,以“大成果”撬動高質量發展。在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驅動下,山東大學的“非線性期望”中國學派崛起;數論、動力系統、運籌控制、隨機計算等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保持了國際領先。
“我們要以慶祝建黨百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學院改革發展的‘結合文章’,不斷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學科的高質量發展,為雙一流建設助力。”曲明軍說。
近年來,山東大學黨委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一流大學建設。學校政治生態、學術生態、育人環境持續向好:70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位列國內高校前茅;重大原創成果取得新突破,國家科學技術獎數量創20年來歷史新高;人才強校成效顯著,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注重“留得住、用得好”,學校高層次人才引育質量大幅提高,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完善,人力資源效能顯著提高;服務社會開啟新篇章,精準對接新舊動能轉換等國家戰略需求,深入實施服務山東戰略,擦亮“山大系”品牌,切實成為國家和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山東大學迎來120周年華誕、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基之年。面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越來越迫切的需要,學校明確‘一二一’行動路徑,即聚焦提升學術核心競爭力這一關鍵,聚力做強學科、做強學院兩大重點,充分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優勢。”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說。
立足國家急需、瞄準學術前沿、超前謀劃布局,山東大學開始實施“學科融合創新計劃”,重點建設“十一大學科集群”,前瞻性布局建設戰略新興交叉學科。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謀劃布局網絡安全、高能物理、空天探測、固有免疫調控與重大疾病等一批前沿科學中心,瞄準制造業、航空航天、國防領域等重大需求,謀劃承擔重大基礎研究、工程應用項目,布局建設高性能纖維材料、地下工程災害預警與防控等集成攻關大平臺。同時,進一步發揮學校“文史見長”特色,大力培育“山大學派”,深入推進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和中華傳統文化體驗與研究基地建設,推進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等重點文化工程。
“堅持黨建領航,山東大學將對接科技前沿、融入國家戰略、助推山東發展,全力以赴聚勢謀遠‘十四五’。”郭新立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