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4月25日訊(記者 高眾 林煥新)“社會上對于作業管理的要求往往會出現極端或鐘擺的現象,有的人一味強調作業的重要性,認為不能隨意弱化作業,有的人則把作業看成可有可無的內容,提出一‘減’了之。”北京小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李明新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說,在作業管理上,必須承認多年的教育實踐形成的基本認識,尊重教學規律,遵循學生學習規律。
為什么要布置作業?在李明新看來,這是起碼的教學常識。他表示,學生在學習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中,知識的理解掌握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常常是螺旋上升的認識過程,知識轉化成能力需要必要的應用實踐,否則,學科學習素養很難扎實形成。
“如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強烈的求知欲與學習動機,就容易覺得作業多、負擔重。因此,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是減負的重要策略。”李明新指出,《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體現了對教育常識的尊重,合理地提出作業管理要求。比如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但是在校內可以安排適當的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的每天作業總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在校內“基本完成”;初中作業控制在90分鐘以內,在校內“大部分”完成。
“這些要求體現了從教學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在校學習的特點、時間問題,以及學生之間能力差異,沒有把完成作業的要求一刀切、絕對化。”李明新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