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林煥新)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走上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比“通道”更長的,是她16年來走過的教育扶貧路。
1991年,劉發英從師范畢業后,主動申請到長陽最貧困的黃柏山鄉支教。大山里的孩子貧困,劉發英心疼極了。為了不讓孩子輟學,劉發英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他們。但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2005年,劉發英試著在網上發出了第一封求助帖子,沒想到得到了網友的回應。2010年,在長陽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劉發英又創辦了“英子姐姐”助學網站,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從此,劉發英的名字便和“英子姐姐”緊緊相連。
“16年來,不管山高路遠,我們堅持實地走訪每一個貧困學生家庭。180多本愛心賬本里,詳細記錄了每一筆助學善款的來源和去向。我們堅持一對一公開透明助學,用行動兌現,不從善款中提取一分錢的承諾。”代表通道上,劉發英鄭重地說。
截至今年2月底,劉發英的團隊共結識了2000多名國內外愛心人士,助學團隊累計籌集助學善款2900多萬元,幫助4300多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學生考上大學。
“我覺得人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為他人、為社會認真做好了一件事。我將以張桂梅老師為榜樣,銘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在愛心助學道路上繼續守護孩子們的夢想,讓山里孩子能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劉發英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