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 實習生 張敏)近年來,中國大科學裝置建設持續推進,正在加速實現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為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但目前,中國大科學裝置在使用上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就加強國家大科學裝置集群產業引領能力建設提出建議。
明東指出,目前國家大科學裝置集群分布在國家重點布局城市,內部之間有一定合作,但彼此之間的協同合作有所缺乏。此外,我國對大科學裝置集群的潛能認識不全面、不充分,缺乏專業人才和專家在戰略高度上進行協同攻關。大科學裝置集群對高科技產業聚集效應不夠明顯,在產業引領和對國家重點行業的戰略攻關傾斜不夠,對產業的促進以及彼此的技術融合方面還有待加強。
為此,明東建議:
第一,加強頂層管理制度設立,成立專門管理機構,強化大科學裝置集群之間的深度合作和協同攻關,形成制度化和任務化。完善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的多學科人才引育體系,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集聚作用。以國家有組織創新為指引,國家戰略攻關為紐帶,核心產業需求為牽引,加強大科學裝置群之間的深度聯動,協同攻關。
第二,關鍵部件的自主創新需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大科學裝置群的一些共性技術的聯合攻關上,需要更加有效的合作模式。明確各個大科學裝置群所在地區和城市的產業定位,將大科學裝置建設過程中的“沿途下蛋”核心制造技術和裝備能力與產業深度融合,服務當地。不同集群之間的共性技術可以聯合開發,互補互通。
第三,根據大科學裝置運行的內在規律和不同類型人才的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大科學裝置群所聚集的技術人才的積極性,面向國家需求,進行有組織科研和開展戰略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讓大科學裝置技術能力與產業需求對接,樹立專門化科學裝置服務國家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以及高端制造等底層技術方向的憂患意識,為產業提供持續的前沿技術指引和高科技能力建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