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要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最低處”“困難處”發力,就要遵循“教師是鄉村教育的第一生產力”的準則。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漳州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蘭臻表示,訓育并舉作為強化師資的第一抓手,能有效激活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自主“造血”功能。
針對培訓泛化等問題,蘭臻建議以“國培計劃”為中央樞紐,開通鄉村教師培訓綠色通道。一是在教育部、財政部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單列財政預算,開設專門、專供、專業的鄉村種子教師培訓專項,讓更多鄉村教師可以“一鍵直達”優質培訓。二是在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課程設計與開發方面,可應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各地域各類型教師知識結構現狀與培訓需求的差異和共性,再以“公共模塊+學科模塊”的組合方式,因需配置培訓“自助餐”,讓培訓供給與鄉村需求無縫銜接。三是大力完善“下沉式”訓后跟蹤指導模式,發揮高等師范院校、教師培訓院校、市級和縣級教研培訓部門的作用,通過回訪、結對子、評估等渠道,加強鄉村種子教師的訓后跟蹤與定向幫扶,實現培訓效果最大化、長效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