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婷)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這個硬道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與中國式現代化相匹配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在此背景下,今年年初,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區域教育專委會共同主辦,學科網協辦的中國教育報“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案例”征集活動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2024年工作重點任務要求,及時提煉、總結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典型案例。
此次活動得到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科研院所、集團及教育共同體的積極響應。截至3月15日,活動組委會收到了來自28個省份的800多個案例。活動組委會將案例分為六大類,分別是:黨建與“五育”融合,構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推動教育綜合改革,教育數字化建設,集團、學區與共同體建設等。
經過多輪嚴格慎重的專家審核,目前遴選出120個案例作為“中國教育報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實踐案例”。
一起來看看這120個案例吧!
黨建與“五育”融合(20個)
河北省邱縣教育體育局:以“漫言漫語”打造思政教育新模式
內蒙古烏海市教育局:黨建思維引領,助推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遼寧省遼陽市教育局:夯實心育隊伍建設 創新心育工作模式
遼寧省錦州市教育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市域探索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教育局:讓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上歷練成長
上海市金山區教育局:區域推進“五育”融合的金山路徑
江蘇省淮安市教育局:推進“六大工程”,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構建全域學習體系,推進科學學科育人方式轉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從“空間建設”到“課程推進”,繪出勞育同心圓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教育體育局:善用大思政課,構建一體化育人格局
山東省榮成市教育和體育局:心理賦能,鍛造“三網聯動”縣域一體化服務鏈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教育體育局:“五育”融合成就學生全面發展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教育局:“誰來育人”的基層11年探索——以帶班育人優化方略實踐為例
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雷小鋒”大德育品牌建設落實“五育”融合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五育”融合新探索 荔灣模式新實踐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黨建+四位一體” 構建區域學前教育協同育人體系
廣西來賓市教育體育局:市域層面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路徑探索
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教育局:“三位一體 花式共育” 構建大美育新格局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教育局:藝術之花 香溢崍山,區域推進美育實踐案例
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堅持黨組織領導的集團化辦學 激發區域教育活力
構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20個)
天津市薊州區教育局:實施三項工程 加快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教育局:優化布局 靶向發力 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教育科技局:義務教育優質內涵發展促教育生態良性循環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教育局:“四個一體”推進城鄉教育融合發展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教育局:遇見雨花教育 預見美好生活——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雨花解讀
江蘇省常州經濟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繪好“三張圖” 書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經開答卷”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教育局:打造縣域良好生態 辦百姓滿意教育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著力內涵建設,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北侖之路”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教育局:彎道超車,邁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快車道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教育局:聚力破題,全域協同力促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江西九江經開區社會發展局:“學在經開”教育品牌助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統籌推進“四個著力”,構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樣態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教育局:優質均衡、惠民有感,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以“立心教育”助推天心教育高質量發展
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教育體育局:突出五個發展,譜寫汨羅素質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福田方案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以“三年行動”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大城市中心城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與突破
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教育局:做強公辦校 打造新體系 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甘肅省定西市教育局:區域協作聚教育合力 市域統籌促優質均衡
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20個)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協作體建設,北京普通高中特色發展新機制
山西省長治市教育局:緊盯三個環節 構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教育局:以發展性督導評估引領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教育局:普通高中“優質特色”集群式高質量發展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教育局:“復式雁陣”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江蘇省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分類發展,南京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新路徑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教育體育局:夢想教室助力特殊學能學生個性化發展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新課標視域下,區域“學為中心”課堂建構的有效實踐
山東省淄博市教育局:“聯盟+集團”,打造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樣態
山東省威海市教育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優秀父母養成計劃,為家長成長賦能
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教育局:“一核四維四結合”構建區域青年骨干教師培養新機制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品味教學”,提升區域教學品質的有效行動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教育局:以文化為根,讓評改賦能——山區小規模學校優化提質的探索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教育局:以“一心四環”創新體系推進區域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教育局:科創教育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渝中區教育委員會:構建“五化”體系 打造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區域范例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高中學校多樣化發展的成都探索
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教育研究室:“小專題”推動區域教研“大變革”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教育體育局:“三個一批”鍛造一支教育高質量發展領航隊伍
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教學研究工作室:探索千陽“好作業” 打造發展新引擎
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20個)
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通過三項機制實現課后服務“點餐到校”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教育局:以評促優催生新動能 以質增效塑造新生態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教育局:新結構新功能新樣態——融合型學校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黑龍江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教育局:打出教育人才機制改革“組合拳” “人才引擎”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揚州市教育局: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的市域實踐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依托規劃 激活主體 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教育局:長三角教育一體化背景下,推動校長隊伍專業化發展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教育局:從“質量管理”走向“質量文化”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教體局:以全人教育照亮每一段成長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探索“一二三四”路徑 構建校家社協同育人“生態圈”
山東省威海市教育局:聚焦優質特色 “一區一案”推進中考招生改革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教育局:“1+3”工作體系,構建區域優質教育新生態
河南省開封市教育體育局:多方發力破解教師“減負”頑疾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教育局:構建縣域支持服務體系 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
廣東省廣州市教育局:課后服務提質增效 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創新校長培訓模式 引領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江北區教育委員會:以五個“一點”小切口 做好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減輕教師負擔 激發教師活力
四川天府新區教師共享中心:構建教師共享機制 深化體教融合改革
陜西省西安市浐灞國際港教育局:“借船出海”,以系統改革推進教育強區建設
教育數字化建設(20個)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科技賦能教育創新,朝陽區智慧作業的實踐探索
天津市河北區教師發展中心:數字賦能區域發展——基于數字教育資源的高效課程變革
河北省石家莊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持續推廣應用國家平臺 助力無極教育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教育科技局:深化三個課堂 “晉”享數字智慧
內蒙古準格爾旗教育體育局:播下“互聯網+教育”的智慧種子 綻放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發展的花朵
遼寧省沈陽市教育局:校外培訓行為信用管理制度的數字化建構
黑龍江省雞西市信息技術教育中心:數字賦能管理,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教育督導評價數字化變革實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教育研究院:60秒說教育,全息性育人場域的構建與實踐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教育局:數智勞動激活鄉村教育“一池春水”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教育體育局:“關注成長·全面育人”數字評價改革的南湖實踐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教師進修學校:以數字化轉型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教育體育局: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師評價智能化探索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教育和體育局:創造使數字化人才“冒”出來的生態
山東省煙臺市教育局黃渤海新區分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建設智慧教育新高地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教育局:數字化賦能,探索中西部智慧教育新模式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開辟數字賽道 賦能宜學之城
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揮部:深化“紅石榴”援疆品牌內涵,讓湖南優質教育惠及邊疆師生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從“712”到“73X”,以信息技術支撐學業質量評價改革
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構建“334”數字督導評價機制 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畫像”
集團、學區及教育共同體建設(20個)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學區管理中心:打通區域教育治理“最后一公里”——中關村學區治理運行機制探索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未來學校(集團):問中學 學會問 問學課堂促進集團校深度融合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幸福南路小學教育聯盟:“一長多校”辦學 教學高質量開啟“復制”模式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教育局:厚積聯盟博識路 繪就均衡風景線
江蘇省儀征市教育局:實施“3+9+N”集團化辦學 用真功硬招促進全市基礎教育提檔升級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教育局、寧波前灣新區文體和教育旅游局:兩區聯手建機制 打造學前教育共同體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教育局:借力山海協作平臺 打造跨區教共體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以區域教育共同體繪出基礎教育“同心圓”
江西南昌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依托教研聯合體 促城鄉教育一體化
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以聯盟辦園推動新區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
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振興鄉村教育 集團在行動
湖北省黃岡市教育局:市域推進融合型教聯體建設 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特色+集團化辦學 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學:教育合作譜新篇 集團辦學結碩果
重慶市江津區教育委員會:跨區共同體模式助力多地教育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放權賦能 破解“集而不團”難題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集團):基于“學生生涯規劃”及“托管幫扶”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1+4”方案構建集團化辦學新機制
陜西省武功縣教育局:打造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優而美”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教育局:深耕全域集團化辦學 培育更多新優質學校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