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農場想擴大規模,我建議采用無土栽培然后進行擴建。無土栽培的溫室,棚內比較干凈,更具有優勢。”在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澳涵家庭農場,河北農業大學畢業生李智琪給農場負責人王金開送來了一個好點子。
作為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農藝與種業專業碩士畢業的李智琪和大批“小伙伴”一樣,成了當地農民的主心骨。這些年輕人下地會干農活、進實驗室能做研究,不僅知曉農業發展新趨勢,還能給種了一輩子地的“老把式”支招。“這個年輕人懂農業、善管理、會創新,我現在有大小事就找他出謀劃策。”王金開場長對李智琪非常認可。
“農業職業經理人”給農科專業大學畢業生拓展出了廣闊的職業天地。在保定市首批招聘中,河北農大78名畢業生以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從300余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占全市招錄總數的31.2%。當前,第二批農業職業經理人正在招募,全校共419人報名,目前已通過審核239人。在河北農大2023屆畢業生中,像李智琪一樣選擇基層的學生還有很多,他們在基層建功立業,成為學校立足農業的高校特色,服務農村的生動體現。
新時期,河北農大主動適應和服務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了“立足河北,面向全國、服務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總目標,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育、平臺體系支撐等方面整體布局,系統構建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生態,積極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9年10月,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生胡李楊放棄了北京工作的機會,來到新疆喀什岳普湖縣艾西曼鎮和諧村。農忙季節,他每天到田間地頭,向村民請教農業生產種植知識,晚上將學習到的知識匯總整理、歸納總結;農閑季節,他就入戶走訪,了解每一戶村民的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及時解決群眾的困難訴求。在開展日常工作中,他苦事難事帶頭干,危險困難沖在前,得到了班子成員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近三年,在國家特崗教師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鄉村教師、基層項目等就業專項中,河北農大435名畢業生選擇基層就業,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治理現代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培養學生“自主求解、主動探索”的創新能力,河北農大構建了覆蓋認知升級、思維訓練、能力提升、實踐拓展等創新創業全鏈條的雙創課程群,涵蓋《創新創業基礎》、社會實踐類課程等900余門,形成了創新思維認知、專業技能訓練、雙創實踐逐級遞進的課程體系,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改革。與此同時,該校面向全校專業教師系統培育了200名專業教師擔任創新創業師資,培育了專創融合師資團隊205支,培育校園天使導師60人,并外聘190名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創新創業導師。
同時,河北農大還充分發揮本校在“三農”領域的優勢,重點培育接力“果樹9301班”志愿服務團以及20個思政類、志愿服務類優質項目,讓學生從大一開始接受思想引領,逐步形成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積極導向。
據統計,近五年,全校累計選派近200名優秀志愿者分別前往新疆、西藏、陜西、四川等地開展技術幫扶、基層黨建等服務;共選派西部計劃和河北省鄉村振興計劃志愿者192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張佳景)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