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鄰居要求,我把下面內容轉到群中,鄰居說學校的德育和勞動教育做得非常好,她經常看到這個穿校服的孩子在小區內下樓倒垃圾、取快遞等。”日前,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實驗學校發展督查處主任崔恩紅在教師群中發信息說,接著發了幾張孩子在小區里倒垃圾、取快遞等勞動的照片。
這個孩子是五蓮縣實驗學校二年級學生張梓謙,獲評學校“陽光學子”。受到表揚后,他更加愛護學校環境,上課聽講也更認真了。評選“陽光學子”,強化勤勞、承責、感恩等品德教育,是五蓮縣教體局“三知”教育的內容。
新時代如何卓有成效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潤物無聲地做好德育工作?2022年年底,五蓮縣教體局結合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要求,探索推出了五蓮縣中小學“三知”教育實施意見。
“‘三知’教育,即在全縣小學、初中和高中分別開展側重‘知規范、守規則’‘知是非、塑品行’和‘知榮辱、強信念’三個層次的遞進式教育,在各學段、年級分別圍繞‘愛國、樂學、守規、自律、擔責、安全、溝通、誠信’八大培養目標,實現在教育內容上的橫向貫通,縱向銜接,梯次推進,引領學生向陽而生,健康成長。”五蓮縣教體局黨組成員、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主任李霞介紹。
“‘三知’教育實施意見,為學校開展德育規劃了科學的框架,制作了一份使用‘說明書’,讓德育從無形到有形,解決了教師抓德育無處下手等問題。”參與“三知”教育課程融合建設的市思政課兼職教研員、縣實驗學校初中部思政課教師李照粉說。
2023年3月,五蓮舉行了中小學“三知”教育啟動儀式,通過抓實“五個一”活動、“沉浸式”周習慣養成和開好“生活體驗式”班會等三個環節,督促學校、班級創新實施。
第一個環節是扎實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各中小學每周推廣一個好習慣、創建一套專題班會資源庫、每月一次主題活動研討、一次標兵班級和學生評選、一次優質宣傳,讓學校德育工作實起來、活起來。第二個環節聚焦“沉浸式”周習慣養成,通過推進“九個一”將“三知”教育落地到班級。“九個一”包括一封寫給家長的信、一場全校發令、一堂體驗班會、一處好習慣提醒、一日晨讀領誦、一名班級督查員、一本漂流日記、一項好習慣實事等。第三個環節主要通過“生活體驗式”班會和周“行為導視”等班級德育活動,將“三知”教育落腳到師生身上。
比如“生活體驗式”微班會課,教體局重點規范班會內容和步驟,將好習慣拍攝成短視頻,并將教案和視頻資源在全縣中小學共享。“教體局統一錄制好視頻供老師使用,既保證了班會的教育效果,也實現了為班主任‘減負’。”縣實驗小學政教主任王漢麗說。
從2023年“每周一個好習慣,行為養成入我心”,到今年“每周一個好習慣,生活體驗伴我行”,五蓮的“三知”教育不斷地走深走實。“原來我吃飯愛挑食,通過‘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我認識到了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現在再也不挑食了。”五蓮二中八年級學生劉振華說。
“三知”教育涉及學校和師生多,如何確保得到落實、取得實效?“我們通過發揮科學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助力‘三知’教育全面開花。”五蓮縣教體局教體管理科負責人苑艷梅說。
“三知”教育評價體系主要分為學生和學校兩個層面。在學生評價上,構建“5+1”評價模式,即圍繞“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5項規定內容和1項學校自主評價內容,結合“三知”教育培養目標,全面推行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等。在學校評價上,將“五育”融通納入學校考核,扎實開展“精致管理、文明行為、學習習慣、德育特色、校家社協同育人”五星級達標(示范)校創建活動,深化德育品牌建設,形成教育閉環。
此外,五蓮縣教體局還統籌設計調查問卷,各學校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結合調查分析結果,及時調整教育實施重點等,確保“三知”教育取得實效。(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何乃華 劉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