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杏)2024年12月31日,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在長沙市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主持完成的“油茶高產品種創制及花果調控關鍵技術”科技成果進行評價。記者從會上獲悉,該成果團隊通過高效的油茶育種技術,培育出高產油茶良種11個,其中“德油2號”系列油茶新品種單項轉化達2700萬元。
油茶直接關系國家糧油安全和百姓的“米袋子”“油罐子”,預計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將達9000萬畝,產值達4000億元,解決2億人口的吃油問題。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袁德義代表成果完成單位從立項背景、總體思路、主要技術內容、技術創新性、成果應用效益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團隊歷時19年,對油茶種質創新與花果調控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在國際上率先解讀了油茶二倍體、四倍體全基因組遺傳密碼信息,探明了油茶組中各個物種的“前世今生”,使得油茶育種不再“盲人摸象”。研究團隊還從產業上發現問題,探尋花果發育的機理,形成花果調控關鍵技術,實現了油茶從“千花一果”到“碩果掛枝”。
該成果在湖南、江西、海南、廣東等油茶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曹福亮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柏連陽研究員等15人組成的專家組,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該成果在油茶高產品種創制和花果調控關鍵技術等方面有顯著創新,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該成果解決了我國油茶坐果率低、產量低的技術難題,對緩解我國食用油供給矛盾、保障糧油安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吳義強介紹,經濟林是學校傳統優勢特色學科,1959年,學校就在全國率先設置特用經濟林專業,開展油茶研究,經過幾代人的接續攻關,現已在油茶基礎研究方面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的最前沿,培養了一大批像“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校友這樣扎根山區、服務林業、默默奉獻的科技人員,培育出被譽為“油茶中的超級稻”——“華金”“華碩”“華鑫”等油茶新品種,培育篩選出適合南方種植的優質砂梨、板栗、油桐等品種36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