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天津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積極組織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等‘十項行動’,始終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建議,持續加大對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資金和項目等方面的傾斜力度,早日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天津中心),打造“立足天津、服務京冀、輻射北方、全國馳名”的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區,建設成為北方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更好支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陳軍表示,應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明確以北京為科研創新中心,以河北為產業制造中心,以天津為科技成果技術轉移中心的定位。天津借助天開高教科創園平臺建設,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發揮濱海新區戰略合作功能區作用,與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錯位協同發展。
他同時建議以中央財政補貼、中央預算內資金補助、發行專項債、超長期國債、減免稅費等方式,支持天津市天開高教科創園及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
陳軍表示,天開高教科創園開園以來,已引進孵化科技型企業累計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過5000人,年產值達到500億元,并已成為天津市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的關鍵支撐和主要平臺。
“天津要以全球化視野匯聚全球資源,引進知名校友創辦的龍頭企業、研發總部;引聚公共技術平臺、職業技術經理人等,打造科技金融、科技服務業聚集地;完善各類生活配套設施和交流空間,形成智慧高效、便捷舒適、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陳軍說。
此外,他還建議國家加大對天津人才培養與引進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以產業需求為牽引,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紐帶,帶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融合發展。組建成果轉化專業運營團隊,打造技術經理人培訓、培養體系,強化服務保障和政策激勵。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教融合范式,以科技成果轉化質量與貢獻為牽引的人才評價體系,在實踐實干中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