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全球挑戰計劃“深海綠港·絲路賦能”實踐團跨越17000公里,將思政課堂搬到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錢凱港自動化碼頭上,30余位師生在上海、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廣東等地通過線上連線同步參與這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今年5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與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攜手在港口建設與科技創新領域深度合作,為“一帶一路”產學研融合樹立典范。
適逢暑假,“深海綠港·絲路賦能”實踐團來到錢凱港,了解綠色港口建設運營現狀。實踐團成員在與當地工作人員的交流中了解到,通過創造就業、支持教育、生態保護等舉措,港口正從“外來設施”轉變為“社區伙伴”。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錢凱港兼顧效率與責任的發展模式,逐漸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樣本和標桿工程,為中秘合作譜寫出更加宏偉的新篇章。
實踐團指導教師、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戴磊長期致力于港航綠色轉型相關研究,他表示,錢凱港作為南美首個綠色智慧港口,彰顯了中國方案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的貢獻,未來將繼續帶領團隊在綠色數智港航方面深入探索,培養更多富有國際視野的科技人才。
海外建設者們在異國他鄉克服文化差異、日夜攻堅,縮短了中秘間的航程,縮短了發展的距離。“大思政課”上,在錢凱港工作的中國工程師為同學們授課,帶領學生在太平洋彼岸讀懂“一帶一路”的故事。
“向著防波堤頭的方向望去,就是祖國。”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波在授課中提到,作為中國工程師,能夠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是一種無比的驕傲,這份榮譽感支撐著他始終堅守一線。
“與錢凱港的深度交流是一次寶貴的實踐機會,既有助于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意識和家國擔當,也有助于拓展全球視野,提升全球勝任力。”同學們聽課后倍受鼓舞,上海交通大學2024級本科生臧璦遙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