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隨著課程改革邁向以素養為導向的深水區,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陷入“不會評、不敢評、評不好”素養的困境。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教研員宋煜陽帶領團隊骨干鄔盼盼、程小鳳、汪杰、章威維、方巧娟等老師,毅然啟動了一項旨在破解素養評價難題的實踐探索——小學數學素養表現性評價研究。十年深耕,這場始于課堂的變革,不僅破解了素養評價的難題,更深刻改變了教與學的生態。
“以前感覺‘數感’‘推理能力’太抽象了,備課、上課、評價都像在‘摸著石頭過河’。”奉化區一位資深教師坦言。宋煜陽帶領的研究團隊正是從教師們的困惑出發,扎根學科本質,構建了“數學知識+問題解決+數學思維”的測評維度,研制了“內容素養+進階層級+行為敘寫”的單元素養目標,將模糊的素養目標轉化為清晰可見的行為指標。
“這個框架就像給我們配了‘顯微鏡’?!鄙虾煼洞髮W附屬寧波實驗學校青年教師董靈說,“比如針對厘米學習中的‘量感’,現在我知道要關注學生能不能形成厘米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如學生能不能用肢體比劃出1厘米,能不能用厘米來測量物體的長度、能不能借助1厘米的表象估測物體的長度。課堂提問和作業設計一下子就有方向了?!?/p>
該團隊開發的百余套覆蓋全領域的評價樣例,為教師提供了清晰的評價工具和操作方法。參與實踐的章威維老師深有感觸,“有了這些樣例,現在我們評價學生,知道該‘看’什么,怎么‘評’才算到位?!?/p>
評價改革的效應也傳遞到了學生端。奉化龍津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李煜橙分享了他的感受:“老師現在布置的題目更有意思了,不是光算答案,還要我們畫圖、講道理、想辦法?!?/p>
變革的核心,是讓評價回歸真實的學習過程?!耙郧皽y試主要看結果對不對,現在更看重我們是怎么想的?!币晃粚W生道出了關鍵。研究團隊設計的大量真實性任務,如“測量校訓石的‘體重’”“估一估箱子能裝多少桃子”,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展現思維與合作。
這直接撬動了課堂轉型?!霸u價工具倒逼我們改變教學?!眻F隊成員程小鳳老師舉例,“比如教‘面積’,以前可能直接給公式?,F在我們會設計‘比較不規則圖形大小’的任務,觀察學生是用數格子、拼剪還是轉化的方法,這才能真正培養‘量感’和空間觀念。”由此衍生了50個單元整體教學樣例和30節省部級精品課。
該團隊開發的覆蓋一至六年級的12冊《素養進階作業》,被師生們譽為“看得見的成長地圖”。它不僅是一套練習冊,更成為指向學生關鍵能力發展的個性化學習路徑。
目前,該成果已惠及超過5萬名學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資源共享與模式推廣,該成果輻射至浙江省內的開化、常山等山區縣,有效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扎實的課堂實踐覆蓋寧波、杭州、衢州、舟山等地80所學校,成為該項成果持續生長的活力之源。其廣泛影響力體現在成果的多重轉化:榮獲2025年浙江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獲省市級教科、教研優秀成果一等獎10項;多個評價樣例被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引用,納入全國教師培訓資源。
這項源于一線教師最樸素的追問——“學生到底學會了什么”的十年探索,深刻詮釋出評價的核心價值:評價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起點;不是篩子,而是照亮學生前路的燈。
“當學生的思考被‘看見’和珍視,當教學因精準反饋而優化,教育便回歸了‘人’的核心?!彼戊详柦榻B,未來,該團隊將繼續探索技術與評價的融合研究。無論形態如何演進,其初心始終如一:讓每個孩子的數學素養都被真正看見、被深入理解、被有效支持、被溫暖成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烏雯雯)
奉化區教研員宋煜陽在小學數學名師課堂教學活動中執教“用字母表示數”。奉化區教育局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