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鄭翅)近日,首屆“湘湖論教”學術會議在杭州蕭山啟幕。本次會議以“教育發展與城市未來”為主題,旨在共同探尋如何讓教育成為塑造城市精神、增進民生福祉、引領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力量,最終實現“教育讓城市更美好,城市讓教育更卓越”的愿景。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呂玉剛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蕭山實驗區首席專家尹后慶,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羅濱,蕭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新程,蕭山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章建平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教育學會會長韓平主持。
呂玉剛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頒布實施,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進一步明確了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目標方向與重點任務。杭州市蕭山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形成了體量龐大、體系齊全、體制多元的教育樣態,不斷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取得成效。中國教育學會將持續助力蕭山等區域教育改革,匯聚專家智慧,共同探索蕭山區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經驗、新路徑和新模式,努力形成區域基礎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蕭山經驗。
楊新程指出,教育是鑄魂育人的“根脈工程”、城市發展的“引擎工程”、守正創新的“未來工程”。蕭山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教育戰略規劃,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讓“尚學蕭山”的品牌更亮;深化數智教育改革,讓“蕭山模式”的路徑更寬;推動教育發展與城市未來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蕭山經驗”,為省市乃至全國靶向破題、先行先試貢獻力量,從而實現教育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
在主旨報告環節,楊銀付系統解讀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為《綱要》)的背景意義、核心思路與主要內容。他詳細闡釋了《綱要》提出的“兩階段目標”“三大屬性”“六大特質”“八大體系”和“五個重大關系”,強調實施路徑需聚焦“五大戰略任務”,即堅定不移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他提出,要通過制度創新與質量提升雙輪驅動,推動教育體系從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轉型,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與智力保障。
尹后慶在主旨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社會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石,同樣面臨著從“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的戰略轉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智能時代加速演進的背景下,高質量教育必須強化其精神塑造功能,通過培育人格品質、道德修養、情感質量與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既是回應社會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助力青少年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舉措。
章建平在主旨報告中指出,在浙江省戰略指引下,蕭山區以基礎教育現代化綜合實驗區建設為契機,通過“強基拓徑、筑橋通程、凌峰領航”實踐,以教育“軟實力”提升營商環境“硬指標”,助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推動“家家門口有好學校、人人身邊有好老師”愿景實現。
當天下午,“城市精神與大思政教育、AI賦能教育變革、城市教育空間重構”三個平行論壇同步進行。論壇通過主題分享、專家點評等形式,多維度破解教育與城市融合的關鍵問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