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謝娜 徐鴻濤 記者 陳朝和)“沒想到理工科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這么有看頭!”舞臺上,當AI還原的英雄與演員同臺,觀眾仿佛被帶回到“大漠孤煙”的玉門關,踏遍祁連山,為國找石油……在這段沉浸式觀演體驗里,一段鮮活的能源報國故事如甘泉般浸潤了師生心田,“這部劇感染力太強了,讓我與主人公之間完成了一場石油精神的接力!”
近日,西南石油大學原創話劇《時代鐵人陳建軍》舉行首演。該劇入選2025年“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行動”,以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地質1980級校友陳建軍為原型,講述他從母校出發、為國找油、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首場演出線上線下觀看人數近萬人。
作為一所能源特色鮮明的高校,如何把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把蘊含科學家精神、鐵人精神的校友故事搬上舞臺,不僅鮮活接地氣,也能讓道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走進學生心里。”該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張敏表示。
數字化技術的“神助攻”讓這部劇更有看頭。劇目開場視頻《傳承》所有畫面、音樂均由AIGC技術制作完成。屏幕上,AI生成的陳建軍帶領學生重走來時路,實現青年學子與他的跨時空對話。這部視頻由該校“能源報國”網絡教育名師工作室、藝想天開工作室等創作,沉浸式的視覺語言帶動觀眾從線上觀影“絲滑”轉場到線下表演。
該劇從策劃、編劇到排演歷時200余天,吸引了100多名師生深度參與,成為一堂生動的石油精神教育課。
走進主人公的真實生活,從小切口挖出好故事,是上好這堂課的第一個訣竅。師生組成暑期社會實踐隊,跨越1700多公里,走進甘肅玉門,與油田一線員工同吃同住,深度采訪陳建軍妻兒和生前并肩戰斗過的領導同事。
“來到這兒才發現,鐵人的形象下還藏著與戰友的兄弟情、與妻子的相守情、與兒子的父子情……”學生編劇、該校地質學2025級研究生楊川榆被深深感動,“他的身上既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也有與病魔抗爭的悲壯和對未完成事業的不舍不甘。”
學弟演學長,老師演校友,家校情懷共振讓演員們深刻感悟到“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背后的分量。劇中中年陳建軍飾演者、地科院輔導員王晨晨表示,要把陳建軍的感人事跡講給更多學生,激勵青年學子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青年陳建軍飾演者、石油工程2024級學生王熙正坦言仿佛在表演中從陳建軍手里接過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擔當。
首演現場,主創團隊特意邀請了陳建軍家屬到場觀看,“這部劇還原了我丈夫的一生,我們深受感動。希望更多人像他一樣,投身國家能源事業。”
要讓能源報國路上的好故事持續回響,學校黨委書記張烈輝表示,學校將深挖更多扎根基層、甘于奉獻的校友事跡,持續擴大展演范圍,把一個個好故事串聯為生動的“大思政課”,讓科學家精神、石油精神進一步激發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的愛國情和報國志,為強國建設注入更多動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