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國慶節前夕,國產電影《攀登者》上映,其所傳達出的攀登精神,或可謂是我國2019年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精神象征。
攀登,努力向上前進的狀態,這也是2019年我國中小學教育的發展狀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國中小學教育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堅持中小學教育正確方向、提高中小學教育發展水平、提升中小學教育育人水平與營造中小學教育良好社會氛圍四方面攻堅克難、狠抓落實,攀登不止。
正方向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中,“為誰培養人”是更為根本性的存在;在學生、教師、校長及其他身份中,唯有“中國人”這一身份是最不可磨滅的印記。2019年,在國內外復雜環境背景下,明確教育方向尤為重要。中小學教育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要求、完善體系。
熱點1:三科統編教材實現全國全覆蓋。今年秋季學期,2017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實現全國全覆蓋。普通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也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2022年前將全部使用新教材。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建設具有戰略意義的一項重大工程。三科統編教材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突出愛黨愛國熱愛社會主義教育,全面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把好教材與課程的政治關、思想關和質量關,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打好中國底色。
熱點2: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新成效。11月,《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印發。它充分吸收了1994年頒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來各地各有關方面在實踐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并結合新時代特征加以豐富和發展。根據《綱要》要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要通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組織推出愛國主義精品出版物、廣泛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等舉措,使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針對性、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熱點3:勞動教育開始系統化“升級”。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教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自2015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來,我國勞動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從頂層設計明確了勞動教育的應有地位,為勞動教育落地落實提供了具體和可操作的內容與抓手。2019年,北京等地已開始探索將家庭勞動教育、社會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參考。這將對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素養產生深遠影響。
促發展
底部攻堅與優質均衡并重
在木桶原理中,我們常常認為,短板決定了木桶的承載量,但換一種角度來看,只要長板夠長,未必不能承載更多的水。這一年來,中小學教育不僅在“補短板”上不斷發力,而且在“促長板”上取得顯著成效。
熱點4:全國控輟保學工作取得新進展。2019年是控輟保學的深化之年,控輟保學力度空前。為深化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持續提高義務教育普及和鞏固水平,努力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國家出臺《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關于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制定印發了《2019年秋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控輟保學任務書》,并確定374個控輟保學重點監測縣,一縣一案制定控輟保學工作方案。截至11月20日,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臺賬建立之初的29萬減少至2.3萬,其中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0.6萬,控輟保學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為2020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提供了堅實保證。
熱點5:PISA測試成績重返世界第一。12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和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名,總分數也重返世界第一,高水平學生數量總數居于前列,標志著我國多年來教學與教學改革成果取得實效。當然,我們也應清醒看到,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中學生總體學習效率不高,學生幸福感偏低;中國學生學習時間較長,平均校內課堂學習時間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減輕學習過重負擔仍需要繼續下功夫。
提質量
教育面向現代化有了“施工圖”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標志著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出爐。同時發布《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今后5年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大重點任務,為實現2035年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制定了基礎的行動計劃、繪制了“施工圖”。
熱點6:義務教育呈現改革發展新局面。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對我國義務教育發展進行全面謀劃和前瞻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等方面,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擘畫了改革藍圖、提供了重要抓手。
熱點7: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邁向新臺階。今年6月,《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方面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意見》明確,到202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立德樹人落實機制進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完善,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在即將普及前夕,吹響了邁向新臺階的號角。
熱點8:教師隊伍建設開啟加速發展新模式。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圍繞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信息素養,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提出新要求。10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重點從加強配備管理、提升素質能力、創新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完善政策舉措。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國務院印發通知要求2020年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作為督導檢查重點,為落實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打出一套強有力的“組合拳”,開啟了加快教師隊伍建設的新模式。
抓規范
依法治教營造良好氛圍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2019年,中小學教育領域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推動了我國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
熱點9:在線教育專項整治取得新突破。在線教育行業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部分。2019年,國家就規范校外線上培訓、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發展出臺一系列文件。1月,發布《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9月,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是在國家層面發布的首個全面規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蓋各學段教育和各類教育APP。11月,教育部印發《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就進一步規范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活動進行部署。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線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意見》發布以來,各地集中整治,措施有力,在線教育規范程度得到明顯改善。
熱點10:教育懲戒權有法可依。今年11月,《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這為中小學教師正確行使教育懲戒權、破除教育懲戒“濫用”與“不用”困境提供法律法規保障。其中,明確授權學校制定校規對“教育懲戒”的問題進行細化,有利于中小學校發揮主觀能動性,幫助教師提升專業智慧,真正用好手中的“戒尺”,進而促進依法治教工作開展,推動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
2019年,這些政策和事件的發布與發生,為中小學教育事業發展點亮了一盞盞星燈,指引前行之路;2020年,我國中小學教育也將會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
(作者田鳳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信息與數據統計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二○一九年度校長周刊排行榜
最受讀者喜愛的文章
2019基礎教育風向標:項目化學習(作者:夏雪梅)
熊綺:教育是一項長情的事業(作者:本報記者 甘甜)
教師減負令下學校管理“五問”(作者:吳夕龍)
把脈高品質學校發展(作者:于維濤)
煥發外國語學校的魅力(作者:林衛民)
最受讀者關注的話題
拆解高品質學校建設的三對矛盾(作者:于維濤 郭壘)
以少先隊為依托創新小學思政教育(作者:閆華英)
校本教研不可忽視共同話語體系(作者:陳雨亭)
夯實思政素養培養的三大支柱(作者:張安義)
校名尷尬幾時休?(作者:蘇婷)
最受讀者喜愛的教育名家
辛濤(“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系列)
秦建平(“監測評價與中小學教育質量提升”系列)
夏雪梅(《2019基礎教育風向標:項目化學習》)
于維濤(《把脈高品質學校發展》)
毛亞慶(《提升社會情感能力 構建學生社會性》)
最受讀者歡迎的名校長
沈杰(“現代學校治理的思考與實踐”系列)
王歡(“集團化辦學創新發展”系列)
竇桂梅(“學習價值引領教育教學”系列)
徐向東(“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系列)
張忠萍(“快樂教育,學校特色持續發展的動力源”系列)
最受讀者喜愛的好校長
熊綺:教育是一項長情的事業
褚新紅: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張華禮:“自覺+教育”點燃師生主動發展引擎
白剛勛:培養像科學家那樣思考的高中生
王洪花:功夫在詩外,文化蘊其中
最受讀者喜愛的欄目
熱點觀察·奔向2035,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編輯:李萍)
中國好校長(編輯:齊林泉 鄭黎明)
名校長專欄(編輯:蘇婷)
域內視點(編輯:李萍)
辦學亮點(編輯:蘇婷)
(本報記者 齊林泉 李萍 實習生 曾汶婷 張甄英 排名根據我刊微信公眾號“第一縷陽光”【alivesunshine】閱讀點贊轉載數據而得)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2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