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村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東部,距鎮政府5.3公里。該村唯一的教學點喬文學校,共有6名任課教師、74名學生,其中26名學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99.9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2.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8%,相關指標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在尚未實現脫貧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控輟保學工作依然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近日,中國教育報融媒體采訪報道組走進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喬文村,邀請臨夏州教育局派駐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馬麒,與全國人大代表、臨夏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吹麻灘小學校長董彩云,就貧困地區如何打好控輟保學攻堅戰進行對話。
一些家長“讀書無用”思想如何扭轉?
馬麒:在開展控輟保學工作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最大的難點就是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還不夠高、不夠重視。比如我們今年在祁家嶺社的一戶群眾家中對一名輟學女孩做勸返工作時,家長認為女兒年紀大了,即使上學也很難找到工作,沒有前途,而家里又缺少勞動力,不如讓女兒在家幫忙做家務,所以不配合控輟保學工作。我們先后去了近10次,苦口婆心打電話、入戶動員,才讓這個女孩到鎖南鎮民族中學上了學。在改變家長觀念方面,董校長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做法?
董彩云:為了改變家長不愿意讓孩子讀書的觀念,我也走訪了許多家庭。我認為核心因素就是我們學校還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如果一個學校的教育質量上去了、管理水平上去了,學校建設能和城里一樣的話,我想條件再苦,家長都愿意讓孩子讀書。
所以,首先要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我了解到,一些學校有好看的校服,冬天教室里有暖氣,這都能吸引學生上學。其次,在教師培訓、學校管理等軟件方面也要加大力度。有了好老師,孩子也能喜歡上學、向往上學,這樣才能讀好書。再其次,繼續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在東鄉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特別是女孩,長大后如果考不上好的大學,學不了好的技術,不能改變家庭貧困的狀況,這樣還不如讓她在家待著,或是跟父母出去打工。對于這部分家長,我們要反反復復宣傳黨的政策,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
馬麒:駐村期間,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喬文村有個祁家溝社,我們的村醫還有鄉鎮上兩名工作人員都是從祁家溝社通過讀書走出來的女生。現在祁家溝社14戶人家,所有的孩子無論男女,沒有一個輟學的,連勸返現象也沒有。可見在一個村子里,如果有一個上了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有女孩子通過讀書上了班的例子,對于這個村的引領、影響作用是很大的。對此,您怎么看?
董彩云:東鄉縣女童輟學的情況比較多。您舉的這個例子,女孩通過讀書找到好工作,她們的家庭條件一定會得到改善。同村人會看到,某某家的女兒讀書出息了,自己也要讓女兒讀書。
東鄉縣遴選出500名女童,送她們去州上的中學就讀,兩三年后她們初中畢業,就能明顯看出教育的成效,從而扭轉許多家長的教育觀念。這些女童將來會是500名母親,她們又會有家庭、孩子,一個人帶動一個村,一個女人帶動一個家庭,這個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近幾年,無論是東鄉縣的鎮長、鄉長、公益性崗位負責人,還是校長等職務,不少都由優秀的女性來擔任,這種典型示范,可以有效扭轉家長落后的教育觀念。
如何提升鄉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馬麒:您提到學生愛學校、愛上學,可以成為控輟保學的促進力量。那么,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就需要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您認為怎樣才能有效提升偏遠山區學校教育質量?
董彩云: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要充分利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臨夏州教師培訓中心等平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第一,希望各級政府能繼續加大教師培訓投入,繼續豐富培訓方式方法,通過搭建好的平臺,讓教師們有機會接受好的培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第二,要堅持讓教師們走出去,接觸優質的教育資源,當然還得讓好的資源走進來。比如說東西部協作互動,與我們協作的是廈門海滄區,我們的教師可以到他們那邊去學習,他們那邊的教師也到我們這兒來傳經送寶,互幫互助、共同提升。
第三,優化學校管理。我們從外部吸收好的營養,回來以后還要有自身的消化、領悟、分享,這個過程也是自身提高的過程。教師外出培訓回來以后,可以把學到的好東西分享給大家,實現一人學習全校受益。
馬麒:我發現,偏遠山區學校教師學歷不高,教師數量比較緊缺,教師結構、學科配置不均衡。建議提高偏遠山區教師待遇,吸引優秀教師來此從教。董校長您怎么看?
董彩云:對著呢!我也認為我們“三區三州”的人才培養非常重要。希望國家能繼續從源頭上幫助我們,比如說重點高校能夠多招收一些“三區三州”的孩子,然后根據相關配套政策,要求他們回來建設家鄉、回報家鄉,如果能把他們充實到教師隊伍里,有利于提高本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鄉村學校如何抓住優勢實現質量提升?
馬麒:城區學校在師資隊伍、辦學條件等方面占優勢,但鄉村學校也有自己的優點,比如班額小、學生數量少,還有廣袤的可以開展實驗課的條件。您覺得鄉村學校應該怎么發揮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董彩云:提高教學質量要從小規模學校抓起。要吸引孩子入校,需要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現在有的小規模學校,“五臟”還有點兒落后,硬件條件跟城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要因地制宜,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方面,就像您剛才說的,鄉村學校有它的優勢。比如有充足的活動場地,學生可以更好地強身健體。所以,鄉村學校不應簡單模仿城區學校做法,而要更多關注自身優勢和特色,并用合適的制度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來體現、增強發展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鄉村教師面對的學生少,更有利于開展因材施教。比如在很多鄉村學校,教師每天都會在放學后無償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答疑解惑。由于學生數量少,哪個學生的作業有什么錯誤,教師都能記得。發揮鄉村學校優勢,需要學校、教師付出長期的努力,在育人方式、育人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開展探索和改革。
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區域的義務教育質量并不是靠培養某一所學校來實現提升的。我們需要提升整個區域所有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打造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良好生態,大家既是良性競爭關系又是互相借鑒的合作關系,這樣才能提升貧困地區整體教育質量。
(報道組成員:蘇令 尹曉軍 林煥新 單藝偉 鄭芃生 高眾 任赫 執筆:林煥新)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24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