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勞動課已正式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勞動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一個重要手段,越發突顯其重要性。
但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家長對勞動教育還不夠重視,并不真正關心孩子是否熱愛勞動、是否掌握了生活技能、是否在勞動過程中陶冶了情操。還有的家長習慣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經常嫌棄孩子做得不夠好而打擊孩子的勞動積極性。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歷過的一個場景:平時見到大人插秧,我總想著去嘗試一下,一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二來想證明“我也行”。于是,我就學著大人,有模有樣地去拔秧、插秧。沒想到卻遭到大人的嫌棄:“你動作太慢了”“你插歪了”“你這樣浪費秧苗了”……我的滿腔勞動熱情仿佛被澆了一盆冷水。想到這件事,至今心里還覺得不舒服。
勞動不是簡單的體力活動,而是一項鍛煉心智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動可以讓孩子的生命處于被激活的狀態。孩子通過自覺的勞動來體驗生活、磨練意志,還可以刺激和釋放自己內在的潛能。而大人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過分干預,孩子勞動的過程就會變得支離破碎,也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完整的體驗和思考。沒有真實的體驗,就難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發生。
真實的勞動體驗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勞動中或許會遇到超出他們認知的、束手無策的事情,抑或可能會被以往的經驗所欺騙。比如,上次遇到草木起火時用水澆滅了,而這一次做菜時油起火了,也許孩子還會想著用水來滅火呢!由此可引導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世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勞動過程中的體驗也一定會讓孩子印象深刻,也許還能幫助他成為一個積極的生活知識探究者。這比家長直接提供現成的知識甚至包辦代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遇到問題正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家長不要急于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應及時啟發孩子去反思,或請教別人或查閱相關資料,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鼓勵孩子在勞動過程中否定、發展或重構原有思維,對勞動過程進行優化和創新,最終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總而言之,家長需要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放手讓孩子通過勞動去體驗生活、挑戰自我,讓孩子積極主動地融入生活、真實自然地參與勞動,發現探求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體驗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才能真正讓勞動教育為孩子的成長賦能。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廬江縣長崗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04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