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習習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一尊科技雪雕、一瓶綠色農藥、一項應用型課題……新春伊始,記者行走在祖國大江南北,傾聽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春天故事。
端穩冰天雪地這個“金飯碗”
【總書記囑托】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哈爾濱工程大學時強調,要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緊貼強國強軍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
這個冬季,“爾濱”出圈?;鸨牧髁俊⑾踩说臄祿浞钟∽C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
雪雕、冰燈是“爾濱”吸引“南方小土豆”的利器。雪雕也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傳統項目。看似平常的雪雕、冰燈中卻隱藏著教育力量。
“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讓更多中小學生開始關注哈工程,校園里形態各異的雪雕作品很受孩子們喜愛,學校紀念館、圖書館等地成為熱門‘打卡地’,沉浸式體驗‘哈軍工精神’成為深刻的回憶。”哈爾濱工程大學2021級機電工程學院學生、學校冰雪藝術工作室隊長宋銘宇說。
1月7日,第十六屆國際大學生雪雕大賽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落幕,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57支代表隊聚焦“冰雪科技,引領未來”主題同臺競技,哈工程的作品《童話》獲得特等獎。
“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寒冬,參賽隊員從早上8點干到下午4點,3天內需要雕刻27立方米的雪塊,平均下來一天要摳下1.5噸的雪,這對團隊的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協作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薄锻挕分笇Ы處煻耪兹赫f。
十多年來,187所高校的6200余名中外大學生在寒風中創作,700余件雪雕藝術作品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園里誕生、展出,雪雕比賽的國際影響力逐年擴大。
黑龍江擁有特色鮮明的冰雪文化,具備較為完整的冰雪產業生態。作為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的舉辦城市,哈爾濱的冰雪氛圍日漸濃厚。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體育學院等高校因地制宜舉辦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的冰雪文體活動,全方位構建了冰雪賽事、冰雪研學、冰雪科技、冰雪文創“四位一體”的冰雪育人新模式。
這個冬季,黑龍江的“冷冰雪”變成了“熱經濟”,龍江教育人用行動踐行了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這個硬道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莊得寶表示,要通過創新發展,把冰天雪地中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端穩冰天雪地這個“金飯碗”。
【記者觀察】
冬季,皚皚白雪覆蓋著黑土地,而生長出來的卻是金色的收獲、綠色的希望。雪雕比賽、文藝演出、網絡拉歌……采訪中記者發現,為了助力冰雪經濟,黑龍江各高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豐富的社會實踐讓寒假充滿了興趣與歡樂。在街道、交通點、景區等場景,隨處可見高校志愿者的身影,他們以冰雪文化為媒介,“把哈爾濱講給中國聽,把中國講給世界聽”。這個火熱的冬天,每一個教育人都在努力為龍江振興發展儲能、賦能、提能,冰天雪地的教育“流量”也變成了游客們儲存在心底的“留量”。
“學生們初七就都主動回校做實驗了”
【總書記囑托】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考察調研。在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他強調,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早春時節,萬物復蘇。南開大學八里臺校區的周恩來總理雕像東西兩側,分別坐落著兩棟紅磚小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走進樓內,每一間實驗室里都有幾名學生在做實驗,有的在做有機硅化物的合成、有的在進行化合物結構分析……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綠色化學實驗室里,2021級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武安國正在完善實驗數據,準備畢業論文?!斑@兩年我主要在做二氧化碳轉化方面的研究。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或甲醇,可以成為能源,也可以合成藥物,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武安國表示,未來他準備繼續在南開讀博,把這項研究深入做下去。
在農藥化學生物學實驗室內,博士后馬德君正帶領師弟師妹們開發新的綠色農藥。他介紹,綠色農藥指的是對人體無傷害、對環境友好且更加高效的農藥。
馬德君還記得,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后,同學們學習、研究的熱情空前高漲,“大家都希望做到總書記勉勵的那樣,成為南開大學新的驕傲”。
事實的確如此?!拔覀兊难芯可际桥R近春節才回家,學校正月初十開學,學生們初七就都主動回校做實驗了?!敝攸c實驗室辦公室主任亓麗萍告訴記者。
2019年至今,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不對稱合成、元素有機化學、綠色農藥創制方面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令人矚目:發展了手性螺環催化劑技術,在催化不對稱氫化反應中創造了活性最高的世界紀錄,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創制了植物源先導的高效低風險細菌病害殺菌新農藥;發展了從蓖麻油制備航煤的催化劑技術……
“5年來,我們全體師生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學習、工作的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并為之奮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期望的那樣,我們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崔春明說。
【記者觀察】
在很多院校還處于寒假之際,南開大學正月初十就開學了。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視察的地方,在這里,記者時刻能夠感受到朝氣蓬勃的氣息:上至60多歲的院士,下至20多歲的學生,每個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做實驗、數據分析、開會討論……他們用滿腔熱情的埋頭苦干踐行著總書記的殷切期許——“希望你們腳踏實地,在新的起點作出你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貢獻,成為南開大學新的驕傲”。
讓辦學和科研工作更適應社會需要
【總書記囑托】
2021年3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閩江學院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應用技術型辦學方向,適應社會需要設置專業、打好基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近期申報的課題大部分都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合作企業,因此,在寒假里,與課題合作企業開展技術交流,推進技術研發進度和落地實施方面,我做了比較多的工作。”開學之際,閩江學院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教師羅海波回顧梳理了自己假期做的一些工作。
閩江學院是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時,曾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這也成為閩江學院長久以來堅守的辦學指導思想。
“辦學和科研工作不求大而全,要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的優勢,并不斷適應社會對人才和科技的需要。如福州市近年來提出的‘數字福州’和‘海上福州’戰略。對于計算機學科來說,一是要解決福州市行業企業的一些共性技術問題;二是針對特定的應用背景如海洋領域,開展特定場景約束下的技術研發。”羅海波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作為高校教師,堅持做好人才培養和科技賦能社會發展這件事,或許就是‘但求最優’的自我實踐。”假期里,羅海波有了充裕的時間思考科研的長遠方向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問題。
近年來,閩江學院持續深化校地融合發展,聚焦區域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智能信息與大數據、海洋資源與環境、閩都人文藝術與傳播、紡織服裝與材料等學科領域方向平臺團隊,推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機銜接。該校廣大師生正如羅海波一般,在自己的領域內默默耕耘,為服務福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觀察】
開展課題研究、攻關科研難題,改進課程教學、優化人才培養……對于這些高校教師常態化的工作職責,羅海波結合學?!安磺笞畲?、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進行了深入思考,并逐漸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實踐路徑。在閩江學院,師生們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扎實的行動交出了一份教育如何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滿意答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0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