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林華婷 本報記者 劉盾)“在比賽中,小鵬汽車企業的老師特意設置汽車故障,考驗我們動手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日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袁恒亮在小鵬汽車校企合作舉辦的汽車機電技術技能競賽中獲得特等獎,談到參賽經歷時,他感慨地說。
“行業的變化給產業帶來了新的人才需求,也給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廣交職院院長羅毅說。近年來,廣交職院積極順應產業變革,加快更新人才培養方案,助力強國建設。學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跑出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加速度”。
在新能源汽車興起的背景下,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電”和電空調、電制動、電助力“三小電”的常規保養和維修需求越來越多,技術含量也逐漸提升。
基于此,廣交職院順勢而為、因需而變。廣交職院汽車與工程機械學院院長郭海龍介紹,學校主動突破辦學困局,堅持發揮傳統汽車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優勢,瞄準新能源汽車領域,構建“啞鈴型”專業群布局模式。其中,“啞鈴”前端對接整車及零部件制造與測試等崗位群;后端對接各類型汽車的售后服務崗位群。
如何將重組專業群落到育人實處?學校設立“產教融合特派員”崗位,專門派遣教師訪企拓崗,實時調研企業的動態變化,準確掌握企業的人才需求信息。
“為了讓學生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我們特派員要把企業的新需求帶回學校。”汽車與工程機械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系主任張永棟是小鵬產業學院負責人及小鵬汽車產教融合特派員,主要負責制定校企合作計劃,協助開展“訂單班”人才培養,開發企業員工培訓課程。
帶領學生創新創業也是產教融合特派員的職責之一。在與企業聯合研發新技術時,教師會遴選優秀的學生加入課題團隊,進一步鍛煉他們的科創能力。
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不僅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在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廣交職院大力實施“訂單班”培育、冠名產業學院等校企合作機制,在29個專業開展“能力核心、雙重身份”的校企聯合招生、共同培養現代學徒制試點。目前,學校已與百度、小鵬等企業建立深層次合作。
廣交職院還引進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學校“產業導師”。基于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和關鍵能力要求,產業導師與學校教師共同開發課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教學,將在企業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
“在產業學院內,我們不僅能學到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新技術,還有機會參與到最新車型的技術培訓中。”學生王建威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08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