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管理年 各地在行動
2024年5月,教育部啟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為各地針對性開展規范整治提供了行動指南。上海市教育系統高度重視實施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在常規工作基礎上,聚焦推動中小學規范治理工作地位再突出、要求再提級、行動再加力,下定決心、堅定信心、重拳整治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頑瘴痼疾,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掃除障礙。
一、把握開展規范管理的核心要義
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教育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為此,國家層面“破立結合”出臺系列政策,對中小學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出明確標準,要求各地和學校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根本任務。這些標準要求需要從嚴從速從深落實。
二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前提。教育具有強烈的人民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教育公平直接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直接關乎人民群眾的人生幸福和終身發展。
三是教育強國建設的保障。教育具有高度的戰略屬性。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后勁就越足。”基礎教育是否扎實可以有很多評價標準,但辦學是否規范、底線是否失守,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必須把規范管理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來抓。
二、找準抓好規范管理的路徑方法
一是通過加強黨建來抓。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上海印發《上海市中小學校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等文件,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基層黨組織已成為學校規范管理的領導力量。同時,市教衛工作黨委把“規范管理年”的任務作為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中小學黨組織全面落實。
二是通過督查評估來抓。組織各區各校對照工作要求,開展經常性自查,建立問題臺賬,做到無死角全覆蓋、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圍繞中小學教輔管理、食堂管理、招生入學、校服購置、研學機構選擇等進行專項風險隱患摸排。將規范管理內容納入對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各級各類學校綜合督導以及常規性主題性督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跟蹤整改直至清零。加強各類督導、評估、檢查結果的運用,對經查證屬實的違法違規辦學行為進行依法處理,形成震懾效應。
三是通過公眾監督來抓。上海對照教育12條“嚴禁”進行全面細化,并結合實際拓展15條“嚴禁”,包括: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嚴禁商業(培訓)廣告進校園,嚴禁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考試等。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宣傳15條“嚴禁”措施,并暢通舉報、信訪通道,對收到的舉報信息進行逐一核實、跟蹤處理。
三、完善規范管理走深走實的長效機制
一是做好政策制度“廢改立”。指導各區對照梳理區域內基礎教育政策和制度,對于政策導向、工作制度與規范管理不相一致的,堅決做到應廢盡廢;對于規范管理方面存在弱化、虛化的,確保及時補充完善;將新的管理規范、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來,形成相互匹配、科學有效的政策和制度體系。
二是練好辦學治校“基本功”。依托全國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等相關系統,形成區域和學校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記錄數據。逐步樹立一批規范辦學的典型學校,作為區域學校黨組織書記、校(園)長跟崗研修和教研員業務提升的基地。在學校干部選用時,將規范管理要求作為新提任和轉任黨組織書記、校長等校級干部談心談話重要內容,聚焦關鍵少數和思想源頭下功夫。
三是建好基礎教育“生態圈”。我們將堅持“樹立正面導向”和“處理負面清單”兩手抓:一方面,梳理并抓住違紀違規典型案例,強化警示功能,整治自媒體亂象,盡最大努力消除負面現象;另一方面,及時總結區、校有效做法,積累規范辦學治校典型案例,選樹正面示范,并將相關政策和做法經驗融入常態化政策和制度,塑造上海市基礎教育戰線的良好形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29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