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鈴聲作為學校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其由來和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的時間管理、教育制度演變以及技術革新密切相關。校園課間鈴聲從敲鈴、搖鈴、電鈴到音樂鈴聲,成為了幾代人共同的校園記憶符號。一天課間鈴聲要響十幾次,那么,如何讓習以為常的課間鈴聲煥發(fā)新的活力,成為新的育人陣地呢?
近年來,筆者所在的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中學的上下課鈴聲不再是音樂鈴聲或上下課提醒,而是結合學校“培養(yǎng)會學會玩自信而出彩的中國人”的辦學理念,經(jīng)過精心設計,讓小小課間鈴聲成為文化浸潤的宣傳陣地,培根鑄魂、潤物無聲。
精心挑選課間鈴聲的播報者。從學校辦學理念入手,選好播報者是課間鈴聲成為育人陣地的前提。播報者可以是德智體美勞任何一方面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或有優(yōu)秀品質的學生。這些學生身上有大家公認的值得其他學生學習的品質或專長,選擇他們成為課間鈴聲播報者,目的是在一整天的課間鈴聲播報中讓學生們都認識播報者,讓他們成為校園里的“小明星”。也可以為播報者搭建自信展示的舞臺,讓他們更加自信地推介自己,起好模范引領作用。同時,用播報者的播報,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應該以身邊什么樣的學生為榜樣,學習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達到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的目的。
精準挖掘課間鈴聲的播報內容。從學校辦學理念入手,學校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研討,讓課間鈴聲成為育人陣地的核心。幾十秒的鈴聲不再是統(tǒng)一的音樂,而是要有推介人物、勵志金句,還要有勵志音樂。一方面要對學生各自的“出彩點”進行精準挖掘,用一句話介紹自己的“出彩點”;另一方面要精準地選取播報的內容,選取與自己的“出彩點”相匹配的勵志金句,推介與自己的“出彩點”相關聯(lián)的勵志書籍等。課間鈴聲的播報內容在不斷實踐中完善豐富。后來學校的課間鈴聲還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如周二是勵志名言、周三是好書推薦、周四是成功后的感悟等,40秒鈴聲變得豐富有內涵,課間鈴聲的育人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精彩播報,讓小小課間鈴聲也出彩。從學校辦學理念入手,課間鈴聲變革慢慢演變成了涉及思政、音樂、體育、科技等多學科融合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把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在課間鈴聲變革的策劃中,全過程自己采、編、播,在學和玩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信。
下課時間一到,40秒左右的“出彩”課間鈴聲開始了:“大家好,我是課本劇《三顧茅廬》里張飛的扮演者、高二四班的魏祁鯤鵬,‘演繹角色與學習生活相同,唯有下了功夫,才能把事做得漂亮’。”緊接著是截取的勵志歌曲《一束光》里的經(jīng)典歌詞:“來這人間走一趟,要做最燦爛的光;信念做我的翅膀,天空盡情地飛翔。”學校一景一物皆育人,深度挖掘學校的育人載體,變革思維,精心策劃,讓學校的點點滴滴都成為立德樹人的陣地。
小小課間鈴聲,讓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在日常悄無聲息地發(fā)生。每個課間鈴聲播報者都閃閃發(fā)亮,自信而出彩,在潤物無聲中,育人成效也得以彰顯。
(作者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四中學黨總支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9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