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鐘興茂 記者 葛仁鑫)“感謝你們培養出一批有愛心、有責任感、有教育情懷的教師。”近日,四川省廣元市教育局和利州區教育局收到一封特別的感謝信。
寄信的是廣元市南鷹小學二年級學生小宇(化名)的家長何雪芬。這學期,小宇因病到北京檢查,晚入學一周。9月9日,何雪芬到班里為孩子領新書,學生們都擁上來關心小宇的情況:“阿姨,小宇身體怎么樣?”“阿姨,小宇什么時候回來呀?”
聽到這些暖心的話語,何雪芬想起小宇隨班就讀一年來無數個感人的瞬間?!昂⒆觽內绱擞褠?、熱心,這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大集體,怎能不讓人感恩呢?”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何雪芬回家便寫下了這封感謝信。
原來,小宇因發育遲緩,在學習和社交方面與同齡兒童存在差距。孩子升入一年級前,何雪芬最擔心的便是學校是否會因小宇的特殊情況拒絕接收。直到與南鷹小學德育處教師白鳳溝通時,對方一句“學校不會拒絕任何一個適齡兒童”徹底打消了何雪芬的顧慮。小宇順利進入南鷹小學隨班就讀,開啟了融合教育的學習生活。
小宇的班主任是有著近30年教齡的唐力芳,她經驗豐富又富有愛心,把小宇安排在第一排離老師最近的位置,以便第一時間關注到他的情況。她還請責任感強的學生為小宇提供幫助。
一年來,小宇的成長和變化遠遠超出何雪芬的預期。他總是主動分享校園生活,每次路過學校都會興奮地指著窗戶,驕傲地說:“那就是我們班?!闭n堂上,小宇更加自信主動了,盡管反應比同學慢,但只要是自己能回答的問題,他都會積極舉手。在最令何雪芬擔憂的社交能力方面,小宇也有了很大進步,他不僅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友善,還學會了分享和為他人著想。
“小宇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源于校園生活中這些點點滴滴的幫助和愛護?!焙窝┓衣曇暨煅实卣f,“感謝學校和老師同學們,也感謝這么好的特殊教育政策。”
小宇的成長故事,是廣元推進特殊教育、深化融合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元構建起“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送教上門服務為補充”的特殊教育發展格局,全市適齡特殊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98.3%。廣元還積極探索“醫教、康教結合”“普特、職特融合”的多元融合教育模式,努力成就每個特殊兒童的出彩人生。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2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