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鄭州10月13日訊(記者 林煥新 歐媚)今天,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總決賽在鄭州大學開賽。今年大賽由教育部會同中央統戰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共青團中央等10個部門,聯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大學、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大賽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共吸引全球161個國家和地區、5673所學校的619萬個項目、2443萬人次報名參賽。總決賽共入圍項目4720個,涵蓋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職教賽道、產業賽道、萌芽賽道五大類。總決賽將通過金獎爭奪賽、排位賽等決出入圍冠軍爭奪賽項目。10月15日將舉行冠軍爭奪賽,由4支國內團隊和2支國際團隊參與角逐。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今年大賽有三大看點。一是聚焦國家戰略。今年在高教主賽道“四新”“人工智能+”的基礎上,增設低空經濟、生物技術、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5個參賽項目類型,引導青年學子投身關鍵領域創新攻關。同時,面向高中學生設置萌芽賽道,為“我敢闖、我會創”埋下種子,更好發揮高等教育在創新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二是彰顯全球視野。今年大賽首次實現全球多點布局,在歐洲、非洲等地舉辦七大區域賽,實現世界百強高校全覆蓋,有力促進青年學生跨時空交流,大賽已經成為世界青年學生高度關注、廣泛參與的創新實踐平臺。
三是注重成果轉化。大賽堅持“產業出題、高校揭榜、學生答題”,產業賽道共吸引2355所高校、24.8萬個項目、96.3萬人次參加,共有3104家企業的6976個命題入選,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今年在產業賽道中專門增設“區域特色產業組”,引導高校聚焦河南省七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參賽,助力中部地區崛起;增設“成果轉化組”,共有19.3萬個項目、47.2萬人次參加,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據悉,大賽同期還將舉辦大賽優秀項目展暨資源對接會、世界大學生創新大會等活動。在世界大學生創新大會上還將發布《世界大學生創新發展報告》和《世界大學生創新指數標準體系》。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14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