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進化與全球共生 在探討人工智能之前,我們先回溯到其根源——人類智能。人類智能不僅孕育了人工智能,更為其不斷進化提供了原始動力。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令人矚目:從2022年的高中生水平,到2023年逐步達到本科生水準,2025年...回顧人類的進化歷程,以往所有的飛躍都依賴于純粹的人類智慧;而未來的進步,將不再是單一大腦的獨角戲,而是人腦與人工智能協同構建的全新智腦。這種融合的進化,不僅重新定義了智能的邊界,也昭示著一個充滿無...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關鍵 當今世界,教育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幫助學生掌握可靠方法和工具的手段,使其能夠在日益復雜多變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自信前行。 當前,那些易于教授和測試的知識技能,往往也最容易被數字化和自動化替代...當今世界,教育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幫助學生掌握可靠方法和工具的手段,使其能夠在日益復雜多變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自信前行。當前,那些易于教授和測試的知識技能,往往也最容易被數字化和自動化替代...
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從智能學習分析系統為學生精準推送個性化學習內容,到自動化教學輔助工具減輕教師教學負擔、設計個性化學習路徑助力學生高效成長,再到技術推動學科...面對人工智能為高等教育帶來的深刻變革,世界各國政府、教育機構和國際組織積極行動,在政策制定、技術應用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展開了廣泛且深入的探索,以尋求適應這一變革的高等教育發展新路徑。
感受敦煌 那年,我的越南老師的一句話“除了沉浸在書里,你對越南之外的世界一無所知”,讓我徹底認識到自己除了書本的知識外,對這個世界好像知道得太少。于是,我開始認真欣賞世界,打開心門感受世界。 這次學校組織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去敦煌的機會非常難得。敦煌是一個多文化交融之地,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行在敦煌,感知中國”,感謝學校給了我穿越時空的機會,欣賞古人留下的寶貴遺產。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視傳專業的中國敘事策略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文化交流已經成為各國之間相互了解和溝通的重要橋梁。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已經成為當下的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創...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文化交流已經成為各國之間相互了解和溝通的重要橋梁。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已經成為當下的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創...
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合作培養的山東交通學院實踐 2023年夏天,山東交通學院頓河學院(簡稱“頓河學院”)迎來首屆畢業生——155名學子中,114人繼續深造,其中92人赴國外高校攻讀更高學位,升學率達73.5%。選擇在國內就業的畢業生則進入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作為山東省首家中俄合作辦學機構,頓河學院緊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交通強國戰略,交出了一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答卷。
高校國際交流合作職能的探索與思考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至此,國際交流合...作為現代大學的第五項基本職能,國際交流合作具有獨特的系統特性。相較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四項傳統職能,其特殊性源于自身的雙重屬性:既作為獨立職能存在,又深度嵌入前四項職能之中。
津門傳華韻 故事繪中國 秉承“中華文化,世界傳播”的愿景,“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已走到第四個年頭,持續助力青少年以故事為橋,努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魏麗莎:從世界走向南沙的“引才大使” 魏麗莎(Elizaveta Vede),俄羅斯青年,南沙引才大使。2022年畢業于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Ural Federal University)語言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先后在俄羅斯烏拉爾國立法律大學(Ural State Law University...
褚曉文:在更大的舞臺上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褚曉文,廣州南沙高端領軍人才,1999年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士學位,2003年博士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2003年到2021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職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現任香...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朱瑩)2025年9月17日,WORLDDIDAC ASIA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亞教展)在杭州大會展中心開幕。本屆亞教展以“技術助力教育裝...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杜娟 陳欣然)9月16日,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天津師范大學啟動。來自世界五大洲102個國家的119名參賽選手齊聚天津,開啟“追夢中...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家源 通訊員 邢媛媛)近日,第74屆德國ARD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決賽在慕尼黑落下帷幕,中國青年鋼琴家、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王麗雅憑借其卓越的...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莫東霞 覃鷗)9月15日,2025中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合作發展大會在南寧開幕。會上,第四屆“中文+物流與供應鏈職業技能”國際賽暨...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覃鷗 莫東霞)在9月15日召開的2025中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合作發展大會上,廣西發布了《面向東盟“百千萬”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計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莫東霞 覃鷗)9月15日,《人工智能賦能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在2025中國(廣西)—東盟職業教育...
新華社上海9月11日電(記者 楊有宗)10日,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獲獎者名單在上海公布,兩名科學家獲得“生命科學或醫學獎”,一名科學家獲得“智能科學或數學獎”。 據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在《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
阿塞拜疆共和國是最早響應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目前已參與大量的相關投資活動。2024年4月,阿塞拜疆共和國駐華大使布尼亞德·胡賽諾夫形容新時期中阿各領域關系...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