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湖北大學師范學院、湖北大學附屬中學、附屬小學及附屬雙河實驗學校,在湖北大學附屬中學禮堂內聯(lián)合舉辦“強國復興有我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建隊紀念日主題活動。
從抗戰(zhàn)故事講述、獻詞朗誦,到佩戴紅領巾、莊嚴宣誓,湖北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在這場漢疆兩地四校大中小學一體化“云端”思政課聯(lián)動活動中,盡顯新時代少先隊員風貌。而這正是湖大附小長期系統(tǒng)化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縮影。
紅色接力:愛國主義教育的持續(xù)浸潤
在湖大附小,愛國主義教育并非孤立的一堂課或一次活動,而是一場貫穿始終、層層深入的育人實踐。
新學期伊始,學校以“吾輩當自強 強國正奮發(fā)”為主題,舉行了開學第一課。校長衛(wèi)月琴在講話中勉勵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奮斗目標;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升綜合素養(yǎng);勇于面對挑戰(zhàn),保持積極心態(tài);學會合作分享,共同進步成長。8名學生代表獻詞致敬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全體學生在國旗下莊嚴宣誓:“牢記歷史、振興中華、吾輩自強、強國有我!” 這聲聲誓言,如同一粒粒火種,點燃了新學期愛國主義教育的熱情。

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全體學生在國旗下莊嚴宣誓
這粒火種在9月持續(xù)燃燒: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晨走進學校升旗儀式,從抗戰(zhàn)歷史切入,用富有感染力的講述,引導學生理解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播下“珍惜和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種子,搭建起大學思政資源與小學育人實踐的橋梁。此后,各班級開展“弘揚抗戰(zhàn)精神 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讓愛國情懷在小組討論、故事分享中深化;學校開展“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主題黑板報活動,班主任帶領學生走進展區(qū),結合圖文資料宣講抗戰(zhàn)歷史,將抽象教材轉化為生動課堂;在每周一升旗儀式上,五、六年級“紅領巾講解員”輪番登臺,用童聲講述抗戰(zhàn)故事;全校同上“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做光榮自豪中國人”思政大課,讓歷史厚重感與民族自豪感在學生心中激蕩;組織三、四年級學生開展相關主題征文比賽,讓感悟化作文字、精神內化于心。

全體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
10月13日建隊日,附小學生不僅以獻詞代表身份登臺,更以“紅領巾講解員”身份自信講述英雄故事,完成了從聽故事到講故事、從受教育到踐行精神的成長蛻變。
特色路徑:大學和附校聯(lián)動的思政育人模式
湖大附小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活潑,并具備較強的思維深度,形成了獨特的附小特色。這一特色源于其獨特的“大學—附校”聯(lián)動機制。
作為湖北大學基礎教育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附小充分依托大學資源,實現(xiàn)了大學教授進小學、大學生帶小學生、大中小學同上一堂課等多維互動。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范學院等單位深度參與附小校本課程設計與活動策劃。陳晨教授的國旗下講話、師范學院青年教師的思政微課堂,都是大學學科優(yōu)勢與小學育人目標相結合的典范。通過這種聯(lián)動機制,附小的愛國主義教育既有了深厚的理論支撐,又有了生動的實踐載體,為學生帶來了更加豐富立體的學習體驗。
育人場景:沉浸式紅色教育培育時代新人
在湖大附小,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主體。學校通過主題軟包參觀、征文比賽、思政大課、藝術表達等多種形式,構建起沉浸式紅色教育場景。其中“紅領巾講解員”已成為附小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
這一培養(yǎng)模式受大學育人理念啟發(fā),讓學生從歷史的聆聽者成長為傳承者。從開學初的獻詞,到每周升旗儀式的故事講述,再到建隊日的主題宣講,“紅領巾講解員”用童聲傳遞歷史、用行動延續(xù)精神,從班級講臺走向學校舞臺中央,在重要場合自信發(fā)聲,實現(xiàn)了從“浸潤式受教育”到“擔當式傳薪火”的完美跨越。

“紅領巾講解員”講述抗戰(zhàn)故事
依托大學資源、立足校本特色,湖北大學附屬小學構建起全程貫通、全員參與、全方位浸潤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筑牢根基。(方潮生/文 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