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她選擇堅守,為了信念她選擇耕耘;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牧區,她把最珍貴的時光留在了牧區;高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雖無法避免,但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牧區孩子。要問她為什么仍堅持在這里,因為她真正把牧區當做了家,把奉獻教育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題記
拉姆工作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的一所鄉村完全小學。雙湖縣前身為雙湖特別區,2012年經國務院批復成為正式建制縣,地處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轄區面積11.67萬平方公里,全縣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距離那曲市560公里,距離拉薩750公里。這里屬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四季不甚分明,冬長無夏,最低氣溫達零下40℃,含氧量只有內地的40%,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條件艱苦,號稱人類“生命禁區”和“生命考驗點”。她在這里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她的13載從教路,是對黨忠誠的政治堅守之路,是摯愛教育執著堅守之路。憑著教學經驗積累與探索,她以“家長、學校共同辦學”理念,改變了當地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因此她也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愛,先后獲得那曲地區優秀教師和西藏自治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連續兩年被評為雙湖縣“優秀校長”。帶領學校獲得全縣教育督導評估第一名。
用愛守護,對待學生如家人
拉姆所在學校的學生涉及分散的5個正式建制行政村,約有2000多戶牧民。讓她難以忘卻的是一名叫云旦平措的學生。由于他父親早早去世,母親年邁多病,直到9歲才被村委主任送來上學。當時的云旦平措性格孤僻,膽小怕事,與同學相處的不太融洽,有過好幾次逃學的行為。為此,拉姆把他接到家中,同吃同住,上學放學都帶著他,給予他父母般的關愛,不知情的人都以為是拉姆的親戚。拉姆擔任班主任時,發現云旦平措認真負責、團結友愛,于是讓他擔任班干部。以往性格孤僻的云旦平措慢慢變成了人人喜愛的開心“小瘦猴”,在學習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到了全校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后來被選為學生會主席。遺憾的是由于入學較晚而超齡,無法參加內地初中班招生考試,這對于年僅15歲的云旦平措是一個重大打擊,甚至對學習和生活失去了信心。除了鼓勵和開導,拉姆又四處托朋友親戚幫忙,最終使他進入了最好的全托班——拉薩江蘇中學就讀。為他今后接受更高的教育奠定了基礎。雖然拉姆與云旦平措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在六年的時間里,拉姆對云旦平措的關心和照顧早就超越了對家人之間的付出,家人般的陪伴使他們之間的關系勝似親人。
為了鐘愛的教育事業,拉姆以校為家,從來沒有耽誤過一節課。初任老師的頭幾年,她幾乎都是在加班中度過。為了幫學困生補課,她常常以校為家,以學生家為校,默默地奉獻著一切。多少個夜晚給學生補課回來,在牧區廣闊荒涼的路上跋涉,道路漆黑,雖摔得鼻青臉腫,但風雨無阻。經過長時間的“摸爬滾打”,她竟然能在一片漆黑難辨東西的牧區行走自如。
致力課改,為提高教學質量做貢獻
從拉姆進入到牧區教學的第一天就發現這里的教育教學的質量很差,而且教學的方法也比較陳舊,對于孩子們來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從這一刻起,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改變這里的教學現狀,切實讓每一個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擔任教務副校長后,她第一時間在全校展開調查,因為她知道這里不同于其它的地方,在這里的課改不能按照現有的模式進行,必須想辦法整理出一套全新的牧區的教育教學方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她決定先從備課方面進行改變,因為她發現這里的老師備課還是一種傳統的模式。
備課,是教師生涯必不可少的教學行為,這是教師最基礎的專業修養。備課,更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它是教學的前奏,是課堂教學的“戰略”策劃,“戰術”醞釀,是課堂運籌帷幄,奠定學生學習基礎的第一步。備課,首先要“備”中有“人”。先備好自己。再就是備好學生。她認為教師應充分研究學生的性格特點、天賦資質、興趣愛好、學習心理、接受能力等等。備課,還要“備”中有“物”。面對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我們要千挑萬選,選擇最合適的,切不可胡亂地“拿來”。備課,還得預先在大腦里“預演”課堂,考慮到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探索解決的途徑和辦法,到時才不至于“慌不擇路”。
在改變備課的基礎上,她也開始摸索如何讓學生高效率地接受老師的授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這個就是她課改的第二個方面。
課堂效果是檢驗教師水平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一節課的課堂效果都不好的話,那么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累贅。她結合牧區生活的實際特點,將自己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她的教學不光光是在課堂上的教學,她還走出校園,走進牧區學生的生活世界,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給學生傳遞知識。她認為:“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關鍵是如何將生活與學習完美結合”。在她的潛意識里面就有一種“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枯燥無味的知識比較難以接受,她就選擇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情來傳遞知識;深奧難懂的知識難以理解,她就用歡樂的游戲來解決;在昏昏欲睡的課堂,她將每個知識點編成一段段笑話來記憶。
回首走過的課改之路,她也有過困惑,有過焦慮,有過徘徊。但是為了牧區學生的教育教學她都堅持下來。
執著付出,一顆丹心育新人
13年的教學生涯讓她意識到,只有不計較個人得失,真心奉獻,用付出和犧牲,才能換來牧區面貌的改變。為了改善學校條件,拉姆經常利用學生放學休息的時間,修補損壞的課桌板凳,修整體育場不平的地面,為孩子們上課解除后顧之憂。甚至有時候自掏腰包為學校購買一些工具和教學設施,為困難學生購買學習用品,家人的支持讓她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
拉姆對學生的好是出了名的,無論誰遇上困難了,誰沒有錢了,不管是不是她班級的,只要找來了,都是“有求必應”,五元十元百元的資助,讓她本就微薄的工資更加微薄。不僅如此,她還幫一些貧困學生整理復習資料弄成冊,在教學中重點關注,“全方位”幫扶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僅在學習中時時關心過問,在生活中也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每天起早貪黑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經常吃住在學校,她把自己的全部空間和時間,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牧區的孩子們。她這種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動著學生也感染著無數的牧民。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教師的信念,用一顆丹心育一代新人。
狠抓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2011年拉姆被任命為學校教務副校長,同時兼任教務主任。2016年5月21日,又被任命為校長。拉姆說,懷著對三尺講臺的熱愛,走上了教育崗位,堅持用愛心細心耐心,浸潤我的每一位學生;如今,走上了校長的崗位,更深知肩上責任大,“做美的教師,育美的少年,辦美的教育”將是她的人生目標。
作為校長,她要求教師做到的,她首先要做到,教師做不到的,她也努力堅持做到。上任以來,注重建立健全學校各項制度,并認真實施,使學校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充分發揮各種教務會、例會的作用,實現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加強常規管理,落實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各科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對教學工作全過程的管理,著重抓好教學五環節的管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拉姆還十分重視新課程的實施和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多種方法,手段提高教師的科研文化業務素質。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教研活動,營造關注教學科研,參與新課改的濃厚氛圍。拉姆還經常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課,每一次舉辦公開課比賽,她都高度重視,并組織全校教師共同研討,使老師的教學水平明顯提高,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學校的各個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學校綜合考評和教育教學考評都獲得了全縣第一名,極大地提高了老師們工作的積極性。
推進教學改革,踐行素質教育理念
2013年拉姆在武漢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校長影子培訓,她看到內地學校都設立了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課,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她回到學校后,根據學校師資、場地、器材等實際條件,開設了書法、舞蹈、足球、籃球、羽毛球、美術、藏骰、藏式桌球、溜冰鞋、滑板、刺繡、藏戲、田徑、手工等興趣小組活動課。興趣班由學校統籌安排,定活動課程、定活動目標、定活動時間、定活動內容、定輔導教師、定活動地點。
各興趣小組輔導老師制定了小組活動計劃、活動安排,并按計劃利用下午課外活動和節假日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每個興趣小組均由學生自由報名選擇,人數都在20人以上?,F在每到興趣小組活動課的時間,同學們便紛紛奔向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活動場所,參與自己喜愛的活動。
這些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不僅幫學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和展示的平臺,使她們既增長了知識,又煅煉了能力,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活躍了孩子們的生活,使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校園生活的無窮樂趣。
時間飛逝,日月如梭。拉姆在艱苦的牧區教育戰線上走過了13個春秋,多年的勤懇工作,使拉姆在教育戰線教師隊伍中,連續多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9年,拉姆成為一名教育戰線的共產黨員。值得自豪的是,拉姆是學校最早入黨的女黨員,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起到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愛奉獻于平凡而壯麗的教師崗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傾注滿腔心血,在教育的道路上耕耘探索著、奉獻追求著。面對教育新形勢,她將一如既往,立足本職,勇挑重擔,以自己的涓涓耐心,傾心澆灌牧區孩子成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