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顆赤誠的教育心,脈動一群農村孩子的心,他用自己的教育夢想之光,點亮山村更多家庭的希望之光。他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他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面對農村教育,他以“智慧”之思,為所有農村學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樣本和標桿,為那些堅守農村教育的教師們點燃了一盞希望之燈。——題記
他在偏遠山村的三尺講臺堅守30載,從一名鄉村中學英語代課教師起步,探索教學路徑,設計課改方案,引領一所鄉村學校教育改革方向,把一個即將撤并的教育教學雙差校,一躍成為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張名片,成為各地參觀學習的基地。經歷過高考逐夢的艱辛,體味過教改之路的跌宕,始終不改的是心懷一顆“教育夢”,用心播種,用愛澆灌,以他的教育夢撐起山里娃的“未來夢”,力爭每一步邁得鏗鏘有力、踏實穩健。他就是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六道河中學校長賈利民。
他的教育夢為山里娃撐起一片天
他的教改路,源于30年前的一個夢——這個夢,是為了卻高考那年名落孫山的遺憾,更是為了幫助大山里的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1989年高考,賈利民以10分之差落榜,當時他家中很是貧困,根本沒有錢支持他參加復讀。“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成了擺在賈利民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長時間的思想斗爭,賈利民終于想通了,與其在迷惘中傷心,不如勇敢地面對現實。
當年,正趕上他的老家陡子峪中學缺教師,學校決定讓賈利民擔任初中英語代課教師。從走進學校的那一刻起,賈利民就暗暗立下了誓言:“自己雖不是科班出身,但一定要努力拼搏,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當時,學校的教學條件十分簡陋,英語教學只能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和一本教材。學校沒有錄音機,師生的發音不標準,學生的英語成績低下,有的學生初中畢業后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說不全。看到此情此景,他決定自費購買教學器材,改善孩子們的學習條件。可當時,家里因為供他、弟弟和妹妹上學,已經欠了不少外債,他每月工資又很有限。盡管如此,賈利民和母親賣掉家里的雞蛋和兩只羊,再加上他2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錄音機、一套英語聽力磁帶和一本英漢詞典。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他投入了所有精力。白天,備課上課輔導學生;晚上,批改作業,查閱資料,跟著錄音機練發音,學口語,晚上11點前從未睡過覺。
經過三年努力,他帶的第一屆孩子中考時,英語成績闖進了全縣前三名,還有兩個孩子考上了中專,這在該校還是首次,也轟動了全鄉! “我像自己考上大學一樣,第一時間沖進家里,趴在母親的懷里大哭了一場。”多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賈利民發現: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工作中、特別是在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中,賈利民始終堅持與學生打成一片,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孩子們感受到了賈利民對他們的關愛,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在賈利民帶的11屆畢業班里,有8次中考成績名列全縣前三名,其中5次拿了全縣第一名。
賈利民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還進行教育科研研究,親自主持了5項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其中有兩項被評為全國科研成果一等獎。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管理和教學方面的文章2000多篇,其中有30多篇論文榮獲全國一等獎,出版論著和教材11部,應全國各地邀請做全國學術報告100多場次。
為鄉村課改,他立下“軍令狀”
2002年,賈利民被任命為陡子峪中學校長。由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位中學校長,雖然工作角色有了轉變,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我一邊教著英語課,一邊抓學校的管理,把英語的科研成果擴大到學校的各個學科,全校教學成績迅速提升,每年學校的中考成績都在全縣前3名。”
2009年,六道河中學與陡子峪中學合并,賈利民被調到六道河中學任校長。由于當時老百姓對學校撤并不理解,導致大部分優秀生源外流,部分困難學生輟學,一時間,學校秩序大亂。面對現狀,賈利民及時召開班子會,統一思想,分析形勢,明確奮斗目標,將目光鎖定在課堂改革上。這一年10月,賈利民結合多年的教學和管理實踐,對學校的教育教學進行了大膽改革。
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一位教師拋出了狠話:“課改就是花架子,我寧可不要搞課改!”家長聲討學校:“是在拿我們的孩子當‘小白鼠’嗎?要是搞課改,孩子就要轉學!”
面對質疑,賈利民許諾:“課改要是失敗了,我這個校長就不干了!”
親友的誤解、責難,同行的批評,家長的恐嚇,他人的誹謗……他沒有止步不前,依舊認準自己的“理”,更加堅定“要把課改進行到底!”
他癡心執著的課改,教師的學生觀、教材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教師的工作激情被喚醒,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如今說學生笨、訓學生不對、斥學生不行的語言已很難聽見,過去很少笑的教師現在也常掛著開心的笑容。課改改變了教師的角色,現在在課堂上,教師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使師生感情越來越深,教師普遍感覺自己的工作越來越舒心、越來越快樂,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課改帶來了濃濃師生情。
課改改變了教師的行走方式。教師思維方式發生了轉變,教師工作思路發生了改變,開始主動思考課改,主動改革課堂,讓自己的教學越來越適合學生。
課改改變了學生,他們敢講、敢說、敢問、敢想,自信又活潑。學生成績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那些成績中下的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動、反饋已經成為課堂常態。
他和智慧素養教育結緣
賈利民校長以課改為突破口,對學校教育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經過8年探索與實踐,構建了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課堂、課程超市、動力評價、自助培訓等“六大工程”的智慧素養教育模式,走出了以“智慧素養教育”為主體,以“中華傳統教育、課堂改革”為兩翼的內涵發展之路,形成了管理和順、德育和美、課堂和樂、課程和悅、評價和暢、培訓和融的六道“和”文化。《智慧素養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實踐項目。
智慧素養教育主張承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在差異中尋求學生間相互融合促進的措施,肯定學生身上隱藏的潛能,不以成績論學生好壞。智慧素養教育的“一育、三課、四自、五管”成為了學校的鮮明必須特色。
“一育”就是智慧德育,它解決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智慧德育包括主體育人、課程育人、國學育人、讀書育人、自我育人、激勵育人“六道育人”體系。“和諧施教,以美育人,讓每一個學生主動愉悅多元發展”,即以美的規律改善教育,從而構成了德育的“和美”文化。
“三課”指“6641”程序化預習課、分層異動課和選課走班的校本課程課。6641程序化預習課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分層異動課強調教育均衡從課堂開始,通過異動小組分層學習,每節課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最大收獲;學校還開設了10門必修和24門選課走班的校本課程,為學生量身定制課程超市。這樣的課程經由時間和空間,與人、事、物彼此融合互動對話,編織成長故事,在立體多元的實踐體驗中讓學生感受人文、自然和社會,探索科學,創造藝術,豐盈生命,讓知識變智慧,讓規范變道德,讓目標變信仰。
“五管”“四自”是學生校長助理團、學管會、社團聯合會、值周班、班級雙輪雙督委員會的學生自主管理“五駕馬車”,讓學生達到了“生活自理,學會生存”“管理自主,發展潛能”“學習自覺,提升素養”“身心自由,健康成長”,達到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六道河中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從2013年到現在六道河中學的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縣第一。學生也變得陽光、自信和快樂了,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外校就讀的學生紛紛轉回學校。
同時,教師也迅速成長起來,42名教師在全國課堂大賽上榮獲特等獎和一等獎,有100多人次應邀到全國各地做示范課、講座,為20多個縣區和學校進行課改的培訓和診斷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社會的好評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真心付出是對教育事業最真的詮釋
從教近30年來,賈利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創新上。從2011年開始,學校開始改擴建,賈利民更忙了。他一邊抓基建,一邊抓課改。一個學期下來,竟聽了180節課。由于舊校舍的拆除,當時學生只能住在離學校一里之外的活動板房,除了板房的悶熱潮濕和蚊蟲叮咬外,每天還要四次穿過到處是壕溝亂石的建筑工地,為了學生的安全和繁忙的工作,他每天吃住在校,白天忙工程建設,深入課堂聽課,落實學校管理,晚上為解決課改存在的問題還要上網查閱資料,梳理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每天完成這些工作都會到深夜。超負荷的工作讓他變得又黑又瘦,體重減輕20多斤,學校的老師勸他說,校長休息休息吧,別累壞了身體,每次他都開玩笑說“累并快樂著”。
2011年11月1日,賈利民的父母出了車禍,父親腰椎粉碎性骨折,母親的胳膊和大腿嚴重挫傷。兩位老人怕影響他的工作沒有告訴他,直到下午4點大夫說有可能要做手術時,母親才告訴了賈利民。“在我接到電話的瞬間,大腦一片空白,也不知道電話中我說了些什么。”當時學校正在施工,學生剛搬進新宿舍樓,但因為樓里的廁所還不能使用,學生晚上去廁所需要到樓外,而樓外到處是施工的壕溝。賈利民不放心,在和醫生商量完治療方案后,狠下心返回了學校,都沒來得急陪伴父母一夜。就這樣,在他父母住院的23個日日夜夜里,賈利民沒能去陪一天……
30年的從教生涯,讓賈利民深深體會到:教育是事業——事業需要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需要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需要創新。
30年的工作經歷、22年的黨齡告訴他,矢志不渝是對信念的堅守,真心付出是對奉獻的最真詮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要讓事業在奉獻中閃光。”他先后兩次被河北省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省政府授予鄉村優秀教育工作者。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