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講臺上的教師和車間里的“工匠”,他深入鉆研技術,發揮技能特長,指導學生參賽,傳授專業知識,細致入微關心學生成長,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只為實現“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很多人”的平凡夙愿。——題記
從教16載,桃李滿天下,作為師者,他用一顆愛心,關懷著人生長河中遇到的每一個學生;他也是一個工匠,愿意窮盡一生愛一個職業,窮盡一生磨煉技藝,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說到李雷老師,老師們學生們無不敬佩與喜愛,他的事跡不僅在行業領域內廣為傳頌,更先后在人民網、中國財經觀察報、重慶市電視臺等媒體上被報道傳播。
不忘初心,以身作則,陪伴學生成長
李雷在光榮的教師崗位上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他細致入微地關心、培育每一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鼓勵學生積極向上,教會學生認識社會、明辨是非,做時代的弄潮兒、社會的建設者。
進入學校后,李雷兼任了班主任、輔導員等崗位。他帶的學生有部分來自農村,家境不寬裕,時常會面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他堅持每天聯系學生,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2006年4月,他發現有一名叫張山的學生上午沒有到教室上課,心想著這名學生平時學習很認真,不應該曠課吧?李雷來到了張山的學生寢室,發現他躺在床上,神情痛苦。原來張山生病痛得無力下床,因為家在外省農村,經濟困難,不想到醫院治病。李雷毫不猶豫地背著張山跑到校門口,乘出租車送他到醫院,掛急診、找醫生、繳費辦理住院手續。診斷結果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醫生說:“還好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否則會向腹膜炎轉化”。住院期間,李雷每天都去看望張山,送去家里專門做的營養餐,并對張山說:“不要擔心醫療費,你是我的學生,我為你承擔”。李雷先后共資助了10余名家庭困難學生,一直到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張山如今已經成為重慶一家沃爾沃汽車銷售服務站的服務經理,每年教師節都會約上班級同學一起去李雷家里看望恩師。
2013年6月,一年級新生王一倩不幸患上鼻癌,小小年紀接受了化學治療,頭發都掉光了。9月份新學期馬上到了,王一倩最擔心的是耽誤了課程,愛美的她還怕同學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身體條件也不允許她到校上課。兼任輔導員的李雷及時向學校匯報情況并獲得支持,專門為王一倩定制“一個人的課表”,組織教師到王一倩家里上門授課,幫助她完成學業。李雷不但承擔了授課任務,還一直關注王一倩的身心狀態,給她講勵志故事,陪她聊天,帶領學生一起來看望她。王一倩雖然沒有在學校,卻同樣感受到了老師同學的溫暖和關愛。王一倩后來說道:“在那一段與病魔作斗爭的時間里,我最開心最期盼的事就是李雷老師他們來給我上課,在老師和同學陪伴下,我一步步堅強起來、自信起來!”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有些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學生趙子軒一整天都沒有到教室上課,兼職輔導員李雷非常擔心。知道趙子軒喜歡上網,李雷和趙子軒的父親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網吧一家一家地找,順著道路一直走了七、八公里,終于在一個偏僻的網吧找到了正在打游戲的趙子軒。趙子軒的父親是個急性子,抬腳就要踹趙子軒,站在旁邊的李雷阻止不及,一步跨到了兩人之間,挨了重重的一腳。在兩人驚詫的目光中,李雷平靜地說:“教育是要講究方法的,要給孩子保留尊嚴”,然后把兩人帶回了學校。后來趙子軒在學校里再沒有逃過一節課,“再去網吧對不起李老師”,趙子軒父親對兒子也不再使用暴力,改良了教育方法。李雷巧妙地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避免了矛盾的激化,讓事情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趙子軒順利完成了學業領畢業證時,趙子軒的父親和母親也來到了學校,面對著和氣融融的趙子軒一家人的感謝,李雷感嘆到:“改變一個學生,改變了一個家庭。”
多年來,李雷一直堅持著關心學生,為學生解決困難、疏導心理問題,大愛無聲,就像精心培育樹苗的育林人,陪伴著學生的成長,用平凡之舉詮釋教師“育人”的神圣使命。
專注技能,因材施教,弘揚工匠精神
大學畢業后,出于對汽車技術的熱愛,李雷選擇了到汽車修理廠工作,從基層一線維修做起,從維修工、維修組長到技術總監、服務經理,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7年后,帶著豐富的行業企業工作經驗,抱著“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提高汽車服務行業整體水平”的期望,李雷成為了一名職業教育專業教師。
李雷專注于教學,專注于技能,精心備課、因材施教,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讓每一個畢業生都有過硬的技能”是李雷最大的愿望。高職院校里有從普通高中考入的統考生,也有中職、職高、技工院校的畢業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知識基礎、技能基礎也不在同一個起跑線。李雷善于學習、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職業教育方法,提出了“雖然學生的基礎不同,也要做到課堂上每個人都有所提高”的理念。在教授新的班級之前,會采用問卷方式調查學生的先前能力;在課堂上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選用多層次、多維度的理論問題,安排實踐難度層次遞進的實操技能任務,遵循認知規律,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在教學中始終堅持“每課必備”原則,淘汰舊的知識技能,加入國內外前沿技術,精心設計課堂內容,改善教學活動質量,力爭使每一節課都有新鮮的思想和內容,使學生有新的收獲。
在一次上課結束后,一名陌生的“學生”走到講臺前與李雷攀談起來。原來這是一位學生家長,自己就是一個品牌汽車服務站的技術經理,一直在猶豫孩子究竟該在自己的服務站學技術,還是該在學校學習專業課程,他擔心孩子在學校得不到足夠的成長荒廢幾年光陰,所以偷偷地進入了學校課堂來親自“檢驗”一下。在聽完李雷教授的一節汽車電路授課后,他激動地說:“工作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透徹的汽車電路講解,非常通俗易懂,邏輯清晰,操作程序規范,連我自己聽了也非常受益,孩子送到學校來學習沒有錯!如果李老師有時間,希望能邀請您到企業里給我們的員工也講講課!”
李雷鼓勵學生在假期中到汽車維修企業去鍛煉實踐,在實際工作中錘煉技能,并主動幫他們聯系實踐單位。2016年學校進行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李雷主動承擔起學徒制課程方案制定工作,并擔任學徒制試點學生的指導教師。學生學習的地點不僅在學校課堂,還在企業的生產一線,為了體驗學生的學習生活,他一早和學生一起擠公交車到企業去,一起在車間實踐,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企業師傅一起探討如何幫助學生完成企業課程、提高崗位技能。在了解到部分學生因每天奔波勞苦、企業學習條件艱苦產生了畏難情緒后,他把自己的成長經歷講給學生聽,邀請全國技術能手、重慶長安汽車高級技師李虎給學生做講座,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勞動態度。在2018年學徒制試點班學生畢業時,學生由于技能強、本領硬,與工作崗位無縫對接,成了企業眼中的“香餑餑”,受到了招聘企業的爭搶。
技能大賽是行業技術能手、職業教育優秀人才進行技術比拼的舞臺,世界技能大賽有“技能奧林匹克”之稱,展現了汽車維修行業的最高水平。李雷指導學生獲得重慶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指導重慶選手在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賽場獲得3次第一名,并在2017年成為重慶市全市技術能手。由于具備汽車技術特長和指導學生取得的優異成績,李雷被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組委會聘為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技術項目中國隊教練,后又連續被聘為第43、44、45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技術項目中國技術指導專家。在世界技能大賽指導期間,他查閱相關英文資料160余冊,制定汽車技術項目技能訓練標準,完成國家隊集訓訓練、考核命題180余套。在第42~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他指導的汽車技術項目中國選手分別獲得銀牌1枚、優勝獎2次,訓練水平和比賽成績穩步提高,為國家爭得榮譽。
在榮譽的背后,更多的是選手和專家教練團隊的艱辛和汗水。在短短幾個月的國家隊集訓中,為了提高選手技能水平,李雷與選手同吃同住,沒有節假日,常常訓練到晚上十點鐘以后,要求選手做到的自己都先做到。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集訓時,為了鉆研汽車技術,李雷伏案對著英文資料一看就是兩個小時,在起身時因為兩腿的酸麻跌倒在地,在選手鄭一豪的攙扶下才從地上站起來;為了解決技術問題,躺在汽車底板上測量由上百根電線組成的汽車電路,一躺就是小半天,夜深時躺在床上,滿身酸痛的同時還在想著電路之間的邏輯關系。鄭一豪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銀牌后說道:“我為有這樣的‘師父’感到幸運。看到‘師父’都這樣拼,在枯燥的一遍遍練習中,我總能堅持到訓練結束,不敢懈怠。” 由于在技能大賽中的突出貢獻,李雷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世界技能大賽突出貢獻個人通報表揚3次、獲重慶市委(府)世界技能大賽突出貢獻個人通報表揚2次。
“自身保留技術是沒有用的,技術需要創新,匠人精神需要傳承,才能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現在,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感來源。”李雷如是說。如今,李雷培養過的學生和徒弟遍布重慶市各中高檔汽車維修服務站,逐漸成長為重慶市維修行業的骨干力量,部分優秀學生還走出了國門;其中包括全國技術能手6名、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名、重慶市技術能手8名、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名。
為培養更多具有高超技藝、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李雷的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依托著工作室團隊實訓條件、校企合作的優勢,對校內服務于專業建設,組織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同時也對社會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動重慶乃至全國汽修行業的整體進步。
篤學勤思,筆耕不輟,書寫學術人生
職業教育要有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李雷就是“雙師型”教師的典范。他在2019年成為了重慶市首批5個高職院校“雙師型”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之一,承擔起了培育重慶市職業教育師資的重任。職業教育教師只有在專業教學領域和技能領域有足夠的經驗、研究和實踐,才能得到學生和同行的認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總結出教學成果。
在教學初期,李雷常常為找不到合適的教材而苦惱,便萌發了自己編寫教材的念頭。他把自己上課的講義、工作任務單進行整理,結合行業最新技術,編寫出了《電控發動機維修》教材初稿并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這本教材結合知識點組織理論內容,結合技能點編寫實訓項目,較早地采用問題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獲得了使用師生的好評,被評選為國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到目前為止,李雷作為第一主編出版優質教材10余種,其中包括國家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2種,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精品教材1種、優秀教材1種。由于平時還要承擔教學任務,編寫教材的時間主要是晚上和節假日,李雷經常為了教材中的一個問題反復推敲廢寢忘食,工作到凌晨。
為了提高汽車維修行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規范和技能水平,李雷和他的同事們一起歷時兩年,主編出版了《汽車維修技術人員培訓能力標準》(2007年出版,104萬字),在科技部查新工作站報告中被確定為國內開創性的成果;隨后編寫出版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標準與教學設計》(2011年出版,73萬字)。李雷還編寫了“進城務工實用知識與技能叢書”中《實施汽車電路初級維護作業》、“零起點看圖學汽車維修叢書”中《看圖學汽車保養與維護》等書籍,成為進城務工人員的好幫手、市場上的暢銷書。
一邊教學實踐,一邊教改研究,實踐和研究相生相長。李雷承擔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創新方法—中國職教課程改革項目課程開發子項目”課題研究,作為主要成員的教學研究成果“圍繞汽車醫生培養,共建能力標準,創新和實踐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獲得第六屆高等 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標準引領、三業融合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職群化’課程體系的創建與應用”獲得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自動變速器維修課程”均獲得全國機械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獲得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并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李雷老師在職業教育領域執著地從事他熱愛的事業,以一名共產黨人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以一名普通教師春風化雨般的感染力,書寫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在默默無聞的教學生涯里堅守自己的人生夙愿,在點點滴滴的奉獻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