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 王家源 見習記者 林煥新)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央編辦四局巡視員、副局長田中介紹,中央編辦會同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關于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出臺了有關政策意見,“各地要結合實際,將通過各類專項改革挖潛調劑出來的事業編制資源,優先用于補充中小學教職工編制。”
田中介紹,今年以來,四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調查研究當前中小學教職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總體上認為,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職工隊伍總量已經不小,基本能夠保障中小學教育發展總體需求。同時,城市和農村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學校之間甚至同一學校的不同學段之間,因為人員編制配備不平衡、編制調整不及時、人員流動不暢等問題,結構性缺編、缺員問題也比較普遍。個別地區還存在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未達國家標準、一些新建學校編制配備不及時等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四部門提出了有關政策意見,總的要求是,要堅持總量控制,増減平衡,在現有事業編制總量內按照標準及時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滿足發展需要;要堅持優化結構,統籌調劑,綜合需求變化動態調整不同地區、城鄉、學校及學段間中小學人員編制配置,提高使用效益;要堅持存量挖潛,保障需求,盤活用好現有事業編制資源,優先滿足中小學教育需要;堅持創新管理豐富供給,通過購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等,推動中小學教育服務提供方式多樣化。
“重點從教育系統自我挖潛、事業編制總量統籌、管理服務方式創新三個方面入手。”田中說。
第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育系統人員編制效益。各地要根據教育系統各單位職能任務變化、布局結構調整實際,首先從內部挖掘潛力、盤活存量,實現現有資源的最大使用效率。
“結合地方機構改革,穩步推進教育系統職能弱化、任務不飽和、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整合撤并,精減收回的編制資源統籌用于補充中小學教育需要。結合城鎮化進程、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優質教育資源均等情況,優化各級各類公辦中小學校、教學點設置,合理配置人員編制。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城鄉區域人口流動、各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加強教師交流輪崗,推動人員和編制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及學段之間動態調整。”田中說。
第二,統籌事業編制,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育需要。加大機構編制資源統籌力度,通過挖潛創新精簡機構編制,統籌調劑保障基礎教育,落實編制標準,加強管理嚴格編制使用,補齊缺口滿足發展急需。
田中表示,各地要結合實際,將通過各類專項改革挖潛調劑出來的事業編制資源,優先用于補充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明確要求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市縣調整力度,結合實際切實將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落實到位。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原則上以省為單位每2-3年調整一次,市、縣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可隨時調整。嚴格查處中小學教職工“吃空餉”占用編制等問題。
第三,創新管理方式,增加服務供給。“我們在總結地方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從創新人員管理和培養考核方式,合理保障經費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舉辦教育事業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田中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以縣域或上一級行政區域為單位,統一核定教職工編制并配備人員,跨學校統籌使用教師,提高人員編制效益。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利用高校、培訓機構等社會資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補充中小學社會實踐等課程和教學輔助力量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