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據保守測算,全國大概有300萬個孤獨癥患兒,但康復機構存在師資嚴重不足、專業性不夠和缺乏系統性培訓等難題。”作為一名從事孤獨癥康復行業30余年專家,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賈美香直言孤獨癥行業當前的困境。
近日,北大六院、北大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和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聯合主辦2019年度創新型孤獨癥康復師人才培養論壇,啟動孤獨癥康復人才培養計劃,依托應用分析技術培養康復教學一流人才。
“孤獨癥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全球發病率大概是1%左右。一旦孩子得了孤獨癥,對于家庭和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康復需求也很大。師資缺乏、不專業是行業發展關鍵難題,直接影響了兒童康復和回歸正常生活的效果。”北大六院副院長孫洪強說。
在賈美香看來,孤獨癥康復行業師資發展一直是落后的。康復人員數量少,全國有資質的專業康復師不到3萬人。此外,康復師教學過程不夠嚴謹、規范,教學效果無法匹配家長需求,職業技能亟待提高。“孤獨癥康復行業急需體系化培訓和康復教育標準。”
目前,北京全市共有19所特教學校,1200多名特教教師。“特教學校中學康復醫學專業背景的老師很少。通過培訓,引導特教老師學一些康復知識,逐漸實現轉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孫穎說。
什么是好的孤獨癥康復教師?賈美香說,知識、技能、經驗是好的康復師的核心素養。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秉承職業倫理,發揮職業技能,參照自己或其他專業人士經驗,對孤獨癥患兒進行有效實操干預。
“人才培養單靠學校一方是不夠的,要聯合多方力量,立足行業產業實際,促進產學研合作,通過醫教協同、產教融合推動孤獨癥康復師職業長期發展。”北大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郭建如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