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帶著學校對接幫扶部門送的4袋配合飼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派駐陜西省合陽縣坊鎮乾落社區第一書記孟慶濤又來到幫扶戶馮緒祖的家。看著圈里的6只湖羊,馮緒祖樂得合不攏嘴:“我家能脫貧,多虧了西農的這群羊。”
今年62歲的馮緒祖是乾落村的貧困戶,84歲的母親常年有病,兒子在外打零工,兒媳在家照顧老人和2個上學的孩子。雖然種了18畝地,栽了蘋果和葡萄,但由于不懂技術、不會管理,地里收成薄,年收入僅幾千元。
老馮的貧困生活在2018年迎來了轉折。這一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始對接幫扶老馮,4月28日,國家絨毛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陳玉林教授和同事專程到合陽,給老馮家送上精心挑選的“大禮包”:4只湖羊種羊、6袋精飼料和6000元羊圈改造基金。陳玉林給老馮詳細介紹了湖羊的特性及科學喂養注意事項,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鼓勵他樹立信心,帶領家人勤勞致富。
當年7月,老馮家的種羊順利產下5只小羊羔,一個月就長到了十多斤。“2019年賣了10個羊羔,收入9000余元,蘋果和葡萄收入14000余元,加上平時打零工收入20000余元,一年收入43000余元。”馮緒祖邊算賬邊感慨,“這在過去都不敢想。”
今年4月,孟慶濤將學校蘋果新品種——260棵瑞陽瑞雪率先引種在老馮的果園,更新換代原來的老品種,并邀請學校白水蘋果試驗站專家到果園實地查看,為引種新品種瑞香紅做準備。老馮也通過參加社區舉辦的葡萄、花椒等技能培訓班,掌握了更多種植技能,計劃將在當地試點成功的生態炭基肥引用到果園,改善果品品質,增加產品附加值,爭取今年能有更好收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兩名掛職第一書記,5批次10余名黨員接力來合陽幫扶老馮,不僅送來資金和飼料,最重要的是讓他掌握了養殖和種植技術,實現了扶志與扶智的充分結合,幫助他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乾落區黨總支書記劉繼玉說。
如今,馮緒祖每天從早到晚在羊圈和田地里忙碌。不僅自己養羊脫貧,還帶動附近6家農戶養羊。生產上遇到問題,他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找到孟慶濤解決。用他的話說,自從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結了“親戚”后,自己的想法多了,膽子大了,解決困難的辦法多了,干勁也足了。
前不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醫學院專家考察后指出,老馮家羊棚通風不暢,夏季羊容易生病,并提出了整改方法。“準備和老馮商量盡快把羊棚后墻好好拾掇一下,讓這群羊多產羊羔多賣錢。” 孟慶濤說,“老馮家雖然脫貧了,但我們的幫扶責任不減,幫扶措施不停。現在社區已經把老馮作為發展黑皮雞樅菌等產業的示范戶,真正讓他家從貧困溫飽走向富裕小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馮麗 通訊員 李曉春)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