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8個月,這個最長“寒暑假”終于告一段落。8月23日,湖南農業大學開學,該校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老師“全員”上陣,確保開學期間防疫教育能夠落實到每一個班級,育人工作能夠深入到每一間寢室,心理輔導能夠覆蓋到每一位學生。
兩天時間,該院依托“三全育人”的制度優勢,保障千余名學子平安返校。近年來,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不斷健全“三全育人”機制,成效不斷突顯。
今年3月以來,湖南農業大學黨委陸續收到來自各地的感謝信,對學校師生投身防疫第一線表達感激和敬意。據不完全統計,公管法學院2020屆畢業生毛柯洲、王子璇等80余名師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同醫護人員、村社干部、公安干警、新聞工作者等無數平凡工作崗位上的人民一起,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是學院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工作的最好見證。
“我們強調的‘全員’是指專任課教師、輔導員、管理干部和學生骨干;同時充分發揮學院在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形成‘四梁十柱’的‘三全育人’體系。”學院負責人表示,學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的“全員育人”長效機制十余年來,師生參與率達到了100%,構建了“全員育人”良好局面。
疫情中,多名教師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高質量完成線上教學任務的同時,黨員教師周賢君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剛成立時便報名由社區黨員自發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團隊。線上與同學們一起克服線上教學的客觀困難,線下則與社區“網格”管理員一同駐點值守、摸排情況。
“我覺得‘全員育人’的核心應該是言傳身教,我相信,身行一例,勝似前言。”的確,屏幕的另一端,周賢君的許多學生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了這場“全民阻擊戰”當中。
大學階段是學生專業知識的儲備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階段,湖南農大公管法學院將育人的“全過程”延伸到了4年以外,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使命擔當,引導他們任何時候都要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命運結合起來。
“在新生被錄取后的第一時間,我們就會分專業建好新生群,將育人工作前置化。”2019級輔導員唐召介紹說。在2019級新生加入到線上的新生群后,唐召布置給了新生大學階段的第一份作業——用一個月時間思考四年后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從而規劃四年的大學時光。這是學院一直以來的傳統,而這份作業會由學院保管四年。
在學院2020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班會上,班主任羅宗貴從學院取走了“封存”四年之久的作業。拿著來自四年前的信,同學安靜地回憶“2016級”的自己步入大學時的理想與初心。
2018屆法學專業畢業的陳鴻鳴是一名選調生,在慈利縣委組織部駐江埡鎮雙湖村黨支部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今年,他面臨著“抗擊疫情”和“決勝脫貧攻堅”兩場大考。雙湖村黨支部書記宋云庭用“自始至終地站在最前列”和“全村的群眾都對他豎大拇指”來評價95后的陳鴻鳴。
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報考“選調生”時,陳鴻鳴說:“我是農大畢業的,雖然我學的不是涉農專業,但是我熱愛農村的土地,我愿意干基層,我想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初心,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上,扛起我們年輕一代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在“全過程”培養中,該院設置“我與大學”、“我與社會”、“我與職業”、“我與未來”四個主題對應四個年級,依托學院學科優勢和特色,努力培養面向基層,面向“三農”的專業型人才。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面向基層就業,做實“為農”服務事業。(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周芳 盛逸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