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徐凱陽)近日,一場法院“庭審”正在寧波財經學院進行,吸引了2600余名師生旁聽。
原來,這場庭審來自“云端”,是寧波財經學院今年普法宣傳周的一場“重頭戲”。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法院以寧波中院“共享法庭”——四明“云法庭”為載體,通過“法庭云投放+法官親講解”的方式,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法院庭審體驗。
這次“庭審進課堂,千人云聽審”是寧波財經學院《經濟法》課程的一次課程創新。學生們不僅了解了望春法庭所轄區域范圍、受理案件類型以及審判執行等工作概況,還旁聽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典型案件的庭審,現場了解了債務利息計算、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等專業常見問題。
“我們正嘗試以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依托,借助‘移動法庭’等網上訴訟、解紛平臺,打通數據壁壘,充分發揮地方司法部門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多功能法律實踐平臺,探索建立‘共享法庭+共享課堂’實踐教學新模式。”《經濟法》課程負責人邵將說,下一步,他們計劃圍繞普法教育校地工作發展,以講座、比賽等多種形式,逐步解鎖《經濟法》教學新技能,爭取將相關課程做成一道有趣、有料、有味的知識佳肴。
“同學們學法熱情很高。”海曙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楊錦晶法官表示,由于受法庭大小、疫情防控影響,很多想體驗庭審旁聽的同學沒能如愿,“此次通過互聯網云播技術,首次實現了上千人全覆蓋式‘庭審’觀摩,可以說既宣傳了法院工作,提升了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又為我們探索了疫情下的普法新路徑。”
據了解,早在今年11月初,寧波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就與海曙區人民法院合作共建了“紅鷹大學生志愿者法律宣講團”,由法院法官、專業教師共同培訓指導,先后在海曙區明馨社區、海馨社區、學院社區等地為群眾提供“美好消費,從心開始”消費維權主題普法宣講,將法“送”到了群眾門前屋后,得到了當地居民的夸贊。
“我們通過這種‘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在全校營造出了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對完善三全育人體系、加強校地合作都意義非凡。”學院黨委書記盧虹介紹。
在今年的第八個國家憲法日和第四個“憲法宣傳周”,寧波財經學院開展了一系列普法宣傳活動,其中包括“一場‘云’庭審”“一系列普法講座”“一期網絡普法宣傳”“一次現場法律咨詢”“一場普法知識競賽”等“五個一”活動,在全校師生中掀起了普法宣傳的熱潮。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