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如何依托高校優勢學科和地方優勢產業,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和創新多樣化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是擺在工程教育面前的新課題。全國人大代表、江南大學校長陳衛建議,加快多種形式的高校、政府、企業等協同聯動培養卓越工程師,聚焦國家戰略急需和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工程研究生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發展。
面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激烈的國際競爭,特別是在關鍵技術和高端制造領域的激烈競爭,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衛注意到,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工程教育體系,工科在學規模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群龐大,在高層次、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方面的培養仍存在明顯不足,亟需在全國高校工程研究生教育中多樣化地推廣和創新卓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形成以高校為主體、政府為主導、企業為支撐的高校、政府、企業緊密協作的形式多樣的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工程人才。
陳衛建議,支持具有優勢學科特色鮮明、地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聚地緣的“雙一流”大學承擔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責任,推廣和探索多種形式的高校、政府、企業協同聯動的卓工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深度融合龍頭企業、新興戰略產業集群,共建校企導師隊伍和課程體系,培養造就一批國家重大戰略急需的高層次卓越工程師。在政府和高校的統籌規劃下,鼓勵聚焦地方主導產業集群、地方地標產業集群、地方優勢產業集群、地方未來產業集群等地方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的重點企業,創建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建立地方產業集群“卓越工程師班”;優選高校優勢學科對應的央企、龍頭企業等,設立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建立龍頭企業“卓越工程師班”。基于聯培基地,結合高校優勢學科與企業創新課題,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形成雙向賦能、良性互動的產教融合新格局。出臺政策激勵高校所在地地方政府為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提供政策、資金支持,優選區域產業集群企業,在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過程中,形成政府助題的推力,以“學校+政府+企業”三方合作綁定模式,鼓勵并指導地方各區市(縣)建設卓越工程師學院中心,與區域龍頭企業開展工程碩博士聯合培養,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新機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