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5月30日訊(實習生 張雨薇)5月30日是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連日來,中國科技館舉辦“全國科學家故事館校眾創展演活動”,推出《北辰對話》欄目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特集“創新雨林”等,向全國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由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整體推動,中國科技館負責組織實施。中國科技館依托現代科技館體系開展“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總體建設工作,現已建立“省級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工作辦公室14家。
展演活動面向全國“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作品征集,累計收到14個省500余家單位提交的“科技館里的思政課教案”“科學家故事微劇本”“科學家故事戲劇”等五大類作品1300余件。活動從中遴選科學家故事戲劇作品,分別演出中國科技館、陜西科技館、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館、紹興科技館的原創科學家故事戲劇。
中國科技館《北辰對話》欄目推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特集“創新雨林”。本期節目由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作為召集人,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拉索首席科學家曹臻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云創始人王堅,以及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探討科學家精神在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郭哲表示,科技工作者的青年時代是科研成果高速爆發的黃金時期。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規,勇于在科研路線或商業模式上推陳出新,甚至“離經叛道”,這是創新、創業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質。社會氛圍、政策環境需要為他們創建一個“雨林式”科研生態,開創“萬類霜天競自由”新局面,保護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熱情。
王堅表示,算力將成為未來產業變革的核心,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把科技創新作為自己的興趣去熱愛,如同熱愛音樂和體育一樣,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點滴之中。
曹臻分享了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中文昵稱“拉索”)的建設經歷。拉索是以宇宙線觀測研究為核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世界上最靈敏的超高能伽馬射線探測裝置。他表示,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建設拉索的過程中,科技工作者身上凝聚的海子山精神,是一種敢為人先、精益求精、跨界協同、海納百川的品質。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挑戰重大科學問題,沖擊世界科學前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