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廣東東莞虎門鎮東方小學教育集團紅旗小學校區(以下簡稱“紅旗小學”)的操場充滿歡聲笑語。上百名學生手握智能跳繩,手腕輕搖間,繩影翻飛如彩蝶紛舞,計數器的“滴滴”聲與甩繩聲此起彼伏,編織成一曲清晨躍動的旋律。
這樣充滿活力的場景成為紅旗小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所占地約三千平方米的小學,通過“三結合一特色”策略,將一根智能跳繩變成撬動體教融合改革創新的重要支點,努力讓“每日綜合運動兩小時”從愿景變為現實。
“我們學校通過‘三結合’實現多維度突破,即體育課與課外活動聯動,體能與技能融合,校內與家庭協同。這不僅幫助很多學生培養出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還密切了家校關系。”紅旗小學黨支部書記、執行校長聶武介紹說,學校在推進“三結合一特色”的過程中,將智慧跳繩作為“一特色”重點打造。
在紅旗小學,跳繩成為重要的紐帶。體育課上,AI跳繩機助力分層教學;課間,樓梯轉角變身跳繩的“迷你訓練場”;在主題運動會上,跳繩則與繪畫、寫作和創意表演巧妙融合。
東方小學教育集團多個校區以跳繩為突破口,重構體育課程體系。現在,每天一節體育課“雷打不動”,課間跳繩挑戰賽與課后校隊訓練緊密銜接。在跳繩特色項目的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據AI系統生成的學生成績,進行分層教學:基礎組強化動作規范;提升組專注節奏訓練;進階組挑戰單人雙搖、雙人合作跳等高階技能。
“一堂課下來,學生的臉上掛滿汗珠。”曾因學校場地狹小、學生興趣不足,紅旗小學體育教師曾國嬋有些無奈,如今在跳繩等多元運動項目的助力下,體育課已成為很多學生喜歡的課程。
跳繩的訓練還從課內延伸至課間。課間鈴聲一響,學生們三五成群,積極參加全員測試賽、“繩王爭霸賽”等,比拼速度與耐力。智慧跳繩系統實時顯示次數、即時排名及進步數據。“跳了多少,進步多少,一目了然。”學生劉梓銘笑著說。
此外,紅旗小學創新“三組合”訓練模式,將跳繩項目與國標體能測試項目結合,融合提升。將30秒高強度跳繩與短跑進行組合訓練,提升學生爆發力;1分鐘跳繩配合動態體前屈、立臥撐循環練習,提升學生核心力量和柔韌性;2分鐘跳繩與50米*8耐力跑結合,增強學生速度、耐力和心肺功能。
如何提升跳繩運動的吸引力,讓更多人參與到運動當中?紅旗小學將跳繩延伸至家庭和社區。學生通過“天天跳繩”軟件,可將每日跳繩打卡數據同步至班級云端。家長陳俊萍的手機里存滿了兒子從跳繩“小白”到校隊主力的視頻,“現在,運動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親子賽中,父母與孩子并肩躍動。寒暑假期間,學校還組織線上跳繩挑戰賽,鼓勵更多學生加入。
運動的熱度在持續升溫。在紅旗小學校園里,一根跳繩串起多學科知識,體育課上,學生用數學思維計算小組跨跳步數;語文課上,跳繩征文比賽記錄拼搏故事;美術課上,線描畫里呈現著比賽的場景,每年兩次的跳繩主題運動會更成為全校盛事。
五年來,紅旗小學的“小場地”迸發出“大能量”,這根小小跳繩見證了很多孩子的成長與突破。聶武介紹說,五年來,學生整體素質逐年增長,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穩居優秀行列,花樣跳繩隊隊員在省、市級賽事中屢獲佳績。如今,紅旗小學的智慧跳繩實踐正被更多學校借鑒。(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甄卓 記者 劉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