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阿妮爾 通訊員 吳奕)11月5日,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19名本科生來到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啟為期6個月的“新農人”生活。在潤果,他們將操作智能農機裝備,分析農業數據,體驗從一粒種子到一顆糧食的全過程。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潤果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魏巧擔任校外導師,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農業生產具體實踐中。
這是江蘇大學與企業合作開設的首期“新農人”班,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培養一批具備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的“新農人”?!斑@是學校打通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最后一公里”的最新嘗試,我們期待學生在田野實踐中激發農業技術進步與模式創新的新思路,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進一步堅定扎根農業、服務鄉村的職業信念?!苯K大學教務處處長尹必峰介紹。
從當年11月到次年4月,“新農人”班將采用“集中跟崗鍛煉+分散實習實訓”相結合的培養方式。集中跟崗鍛煉的學生在潤果駐點學習6個月,學習播種育秧、田間管理等農業生產專業知識,掌握農機操作、農作物播種、病蟲害防治、灌溉、收獲、土壤檢測與改良等實操技能,學習記錄分析農業數據。分散實習實訓的學生則不定期到潤果,學習農業生產過程管理、經營模式以及農業技術推廣等。
農業機械2201班杜清清已經取得了保研資格,在得知“新農人班”開設的消息后,立即報名參加了跟崗鍛煉?!稗r業不是季節與作物的簡單對應,這次學習讓我有機會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真實的產業場景對接起來,期待通過實踐進一步發現問題,讓農機更適配不同的土壤條件,通過技術優化降低農產品損耗率,真正實現學用結合?!?/p>
“‘新農人’隊伍最渴求的就是這樣一批懷抱理想,并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田間地頭生產力的新生力量。”魏巧表示,將毫無保留開放所有應用場景,成為大學生實踐的練兵場,期待通過校企共辦“新農人班”編寫完備的田間實踐教程,吸引并幫助更多年輕人愛上農業、投身農業,共同參與鄉村振興事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