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紹芬) 5月29日,北京市海淀區中學研學旅行現場會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舉行。來自海淀區的研學旅行課題校、北京市兄弟區縣學校代表齊聚一堂,在分享與交流中挖掘研學旅行課題內涵,為進一步推廣優質研學經驗搭建平臺。
2014年,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開始在小學、初中、高中全面開展研學活動。在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后,學校從學生的成長需求出發,進一步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不僅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得到全面成長,而且以課題為引領提升研學旅行的時代內涵。令人欣喜的是,學校課題《研學旅行“三段論”,最美課堂育全人——十二年一貫制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獲得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會上,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副校長喻淑雙圍繞“研學旅行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分享經驗。他說,學校通過京內主題研學,培養學生的生活價值觀;通過中國文化研學,培養學生的文化價值觀;通過世界文明研學,培養學生的文明價值觀;通過研學活動及課程升華,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教育,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如今,學校開展的12條研學線路都各具特色,從研學旅行活動的設計思路到實施效果,尤其是德育價值的外顯,環環相扣、緊密銜接,為兄弟學校提供有益借鑒。
在此次研學活動課題成果分享環節中,北京市清河中學分享了成果《最美的學習在路上》,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分享了成果《行走的路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中國礦業大學附屬中學分享了成果《賞閱風景 傳承文化》。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定榮、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相關項目負責人王禹蘇、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官雅等進行點評,大家一致認為學校將研學旅行課程與國家教育方針進行精準對接,讓更多學生受益,讓他們走出校園擁抱祖國大好河山、感受鮮活的地域文化,體悟到中華文化的地大物博。正因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簡單的24個字變成了有靈魂、有溫度、有感情的民族認同感,立德樹人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深刻。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1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